我们拿什么稳大A、稳楼市呢?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稳大A、稳楼市。那究竟用什么来稳大A,又用什么稳楼市?今天咱们争取通过一个视频给大家讲清楚。
不过在讲之前,得先声明一点。大A和楼市都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讨论过程中,观点可能和你不一致。信不信没关系,但要是完全站在对立立场,对讨论问题没好处。所以建议大家别只站在自己立场,也不敢要求站在社会立场,就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这样或许能更容易理解大A和楼市的底层逻辑,也就明白该拿什么稳大A、稳楼市了。
为了安全起见,咱们先讨论大A,这相对好说点。这次提出要稳定大A ,了解中国大A的人都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相对挺稳定的。那为啥还提稳大A呢?其实背后潜台词不是单纯求稳,而是要把它拉上去。
为了拉高A股市值,国家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就说去年四季度,从11月开始,大量资金流入股市,还制定了不少政策,限制机构投资者减持、做空,想把大A拉起来。结果呢,现在是稳定了,但有人又不满了。
这些人的不满,基于之前一种流行的理论,某专家说只要往股市砸3万亿,大A就能涨到4000点,大A涨到4000点,老百姓财富就能增加25万亿。坦率讲,我一直说这是错的,不合逻辑,可没人听。很多人拿真金白银砸进去,最后就换来个稳定。
要是能接受这现实,那没得说;要是不接受,就得明白关键问题不是谁发不发力,而是没找到大A的底层逻辑。
股市其实就像个大筛子,筛选两类人。
第一类是股票发行人。一说这个,大家马上想到IPO ,我们设置很多制度和条件,达到条件才能上市。为啥要筛选好的股票发行人呢?
是为了给社会筛选好企业。企业上市时要筛选,上市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好企业可能变差,变差了就得从股市筛出去。这样才能奖励公司治理结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条件的好企业,淘汰治理结构落后、不利于经济社会进步的企业。光靠IPO可解决不了这问题。
怎么筛选好企业呢?
得靠投资者投票。投资者拿真金白银投票,自然得谨慎。要是投票有效准确,就能帮我们筛选出该留下的好企业和该剔除的不好企业。所以股市的第二个筛选,就是筛选好的投资者。
什么是好的投资者呢?
其实就是理性投资者,好比打牌时会算计怎么出牌的“好牌手”。打牌还有一类人,不太会算计牌,但有豪气敢赌,这就是“好赌徒”。
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好牌手多,效率就高,筛选出的企业大概率是好的,淘汰的大概率是不好的。要是市场上大多是好赌徒,那就没法有效筛选。因为他们靠情绪、豪气和主观猜测下注,没法保证下注的就是好企业,不下注的就是不好的企业,也就无法激励治理结构好的企业,淘汰不好的企业。
怎么筛选出市场里的好牌手,减少好赌徒呢?
其实通过一个现象就能判断。如果股票市场投资人收益水平呈梭子型,赚大钱和赔得厉害的都是少数,大多数人在中间,赚没赚太多,赔也没赔太多,这样的投资者群体就是好牌手。要是资本市场投资者收益水平呈金字塔状,挣钱的是少数在上边,绝大多数人在下边赔钱,那这样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就是好赌徒。好赌徒没法帮市场筛选好企业。
要让这两个底层逻辑协同,就需要整个市场进行系列制度建设,特别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制度建设。有人可能的积极意义。所以听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要稳定大A ,真正该做什么了。
接下来说说楼市。说楼市最容易得罪人,只要说房价还会涨或者房价合理,很多人就会骂,说自己买不起房,凭什么说房价合理,质疑你站在什么立场等等。
现在实际情况是,楼市比较低迷,房价稳中下降。我就想问那些天天喊着打压房价的人,现在买得起房了吗?已经买房了吗?或者现在更在意买房还是找工作?所以咱们说话还是要实事求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楼市,其实是希望楼市能发挥经济引擎作用,通过房价上涨拉动经济。但市场价格降下去,再想让它涨起来挺难的。虽说从国家到机构再到地方,各种措施都出台了,像商业银行降低首付比率、降低房贷利率,地方放松甚至取消购房限制,可房价似乎还在往下走。怎么把房价稳定住,再让它稍微涨点拉动经济呢?
我们不妨参考过去对待房价的政策,或许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比如说,过去提高房子首付比例想抑制房价,结果抑制住了吗?如果没抑制住,现在降低首付比例,能提高房价吗?
同理,过去提高房贷利率想压低房价,没压下来的话,现在压低房贷利率,能把房价拉上去吗?过去推出购房限制条件没压下房价,现在放开甚至取消购房限制,房价就会上去吗?
大家把这些想明白,就知道稳定楼市很难,但再难也有底层逻辑。过去我跟大家说过,在咱们中国人眼里,房子可不只是房子,它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等级的象征,我把这现象叫做社会的主流游戏。过去有这个主流游戏时,房价不断上涨。现在房价下来了,想让它再上去,就得抓住这个主流游戏。
尽管这话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但只有大家都参与这个主流游戏,房价才能稳住,稳中有涨,进而拉动经济全面增长。这就是我所说的稳大A和稳楼市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