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副总统万斯这波操作,真是把“强买强卖”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3月28日这天,万斯硬着头皮、不请自来,登上格陵兰岛视察美军基地,嘴上说是“考察”,实则摆明了是来“敲门”的。



而偏偏,就在他落地的当天,格陵兰新政府也高调宣布一件重磅消息:马上启动与丹麦的《自治法》修订谈判,为独立铺路。

说巧也太巧,说不巧,这时间点卡得比钟表还准。一边是美国副总统高调喊话,另一边是格陵兰新政府启动“独立程序”。

这场戏,怎么看都不像巧合,更像是一次战略级别的博弈提前亮底牌。



据观察者网3月30日的报道,当地时间3月28日,万斯不顾抗议,强行登上格陵兰岛视察美军基地,并在讲话中攻击丹麦,指责丹麦对这片矿产丰富、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领土的投资和安全管理,并宣称特朗普要控制格陵兰岛都是因为丹麦人“做得不够好”。

在对丹麦口诛笔伐的同时,万斯又向格陵兰岛人做出承诺:若从了美国,未来好处多多。

“我们希望他们选择与美国合作,因为我们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尊重他们主权和安全的国家,因为他们的安全就是我们的安全。”

这边万斯在格陵兰岛“花言巧语”,那边特朗普继续言语“威胁”。



特朗普在白宫重申了他控制格陵兰岛的决心。他告诉记者:“我们需要格陵兰,这对国家安全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拥有格陵兰。”

别看格陵兰岛在地图上孤零零一块冰地,但它真不是个“冰冷”的存在。作为全世界最大岛屿之一,格陵兰占地超过200万平方公里,比整个墨西哥还大,地处北极门户,是连接北美与欧洲的战略通道。

在特朗普时期,美国就提出过“买岛”,结果被丹麦嘲笑得体无完肤。

现在换了个打法,不谈买卖,直接“实地考察”,顺手还批评丹麦“没尽责”,暗戳戳地挑拨格陵兰和母国的关系。



熟悉美国历史的都知道,这种先“怂恿独立”,再“顺理成章并入”的套路,早就玩烂了。

格陵兰这次的声明,分量非常重。不是那种“喊喊口号”层级,而是明确地说要启动与丹麦的正式谈判,修订《自治法》,目标就是达成“广泛协议”,也就是法律层面为未来的完全独立提前铺路。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Politico)报道,当地时间3月29日,弗雷泽里克森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将于4月2日至4日访问格陵兰岛。此次访问将“加强与格陵兰的联系”。


新闻稿截图。图源:观察者网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独立谈判宣布的时机——就在万斯踏上格陵兰土地的当天。

这几乎可以理解为一种回应,或者说是一种反制。你美国想来“逼宫”?我格陵兰也不惯着你。

不过话说回来,格陵兰真要走独立这条路,光靠嘴皮子可不够。现在的格陵兰虽然拥有高度自治权,但防务和外交仍归丹麦政府管控。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必须得和丹麦摊牌,而这谈判,注定不会轻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