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又至清明。3月29日上午,马桥镇仙鹤墓园内清风拂面、缕缕花香,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

记者发现,在园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设有“文明祭扫·换取鲜花”服务点,志愿者正一边用鲜花换掉市民手中的纸钱等焚烧祭品,一边向群众宣传绿色环保祭扫理念。

现场,不少路过的市民对这种文明祭扫的方式表示支持:“这种形式蛮好的,大家都可以为环保贡献一点力量。”市民康先生则是自带了鲜花看望亲人:“我们每年扫墓都会带花来,家人生前比较喜欢百合,所以每次都会去花店配一束百合带来。”


“为倡导文明祭扫,在清明期间我们免费提供‘祭扫用品换鲜花’服务,倡导以鲜花等无烟祭扫的方式缅怀亲人。”区精神文明办的工作人员表示,除仙鹤墓园外,该活动在颛桥镇颛桥寝园、浦江镇福乐山庄、华漕镇天国墓园同步举行,


可持续和环保的生态安葬,如树葬、海葬、壁葬等新型殡葬方式,正逐渐受到市民关注和推广。市民杨女士更倾向于树葬:“因为它能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同时也为地球留下点绿意。给孩子们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也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呵护与责任。”


3月下旬以来,区精神文明办、区民政局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点击阅读更多),倡导以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故人。如今越来越多市民选择用一束鲜花、一段倾诉、一份追忆来表达心意。悄然转变的祭扫观念中,低碳的思念取代了焚香烧纸,静谧的追忆替代了鞭炮鸣响。在绿意盎然的墓园中,手捧鲜花与亲人低语倾诉的身影渐成主流,文明新风正为传统节日注入温暖而深远的精神力量。

记者:姚怡莹

视频:徐悦 吴佳伟供稿:区精神文明办

初审:高淑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