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间,临港新城滴水湖畔的朵云书院中,本届上海帆船公开赛主办方组织的一场分享会在此举行,奥运帆船冠军、上帆赛形象大使徐莉佳作为主持人,对谈徐京坤——另一位履历更加传奇的中国帆船大神级人物。徐京坤在分享和随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中金句频出,现场听众们或许很想知道,这位在大海上独自航行的孤勇者,他讲出的很多深邃又富有哲理的想法,究竟是不是只有一个人和大海较量时才能领悟。与他传奇般的经历、在帆船运动中取得的成绩相比,“他是一位只有一条胳膊的残疾人”这条,反而是无足轻重的话题。


在全球体育界,航海运动向来被公认为最危险的运动,甚至都不用加“之一”两个字。当晚,当被问道如何看待大海的危险、随时随地可能对航海者的生命产生威胁这个话题时,徐京坤的回答让记者大为震撼,他说,我一点也不觉得大海危险,我只是觉得大海强大。当我们面对一个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人、事物或者环境时,我们必须要足够专业、足够职业、足够熟练,才能使自己避免危险。你不能去和它硬碰硬,应该去遵循自然的规则。


徐京坤这样定义航海这项运动:这是唯一一项以整个地球为赛场的运动,冰山、狂风暴雨、烈日、无风,都是障碍,唯一的裁判可能就是老天爷。

一定是有特殊的、超越常人的经历才能使一个人对大海有这样的判断。

就在1个多月前的2025年2月18日,在经历了整整99天(从2024年11月10日启航)的航行后,出生于1989年、今年36岁的徐京坤成为30多年来第100位完成“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帆船赛”的航海家。他是这项赛事首位中国参赛者,他也是这项赛事历史上第二位残疾人选手,他用单手完成了约24000海里的航行。


什么是“旺代单人不间断(也被翻译为不靠岸)环球帆船赛(Vendée Globe)”?根据标准解释,它是一项单人环绕世界一圈的帆船比赛,比赛中,一人、一船,没有任何其他帮助,且中途不得靠岸。这场比赛创立于1989年,自1992年以来每四年举办一次——基本上就是奥运会、世界杯级别。参赛选手从法国西南角的旺代启航,往南从比斯开湾一路进入大西洋,继续往南,经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南印度洋,接着环绕南极海,跨越澳洲露纹角,再经过南美洲合恩角,绕回南大西洋,然后一路北上,最后回到法国。

航海人经常挂在嘴边引用的一句老话叫“南纬40度以南没有法律,50度以南没有上帝。”他的大部分航程就需要在这段南大洋完成。

本届比赛结束后,这项赛事历史上完赛者人数恰好是达到100人——人类进入太空又返回地球的人,大约有上千人。

这项比赛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徐京坤说,自己十几年前,翻到一本杂志,封面故事和人物讲的就是旺代赛事的传奇,他随即树立人生的目标:参加旺代赛,成为中国第一人。不过当时现场听到他许愿的朋友,都一笑了之,都觉得他只是说说而已。

可后来的十几年时间,徐京坤一步步开始接近梦想。

2012年,徐京坤驾驶帆船“梦想号”从丹东行驶至西沙,航程达4500海里,创造了残疾人单人无动力帆船航海的纪录。

2015年,徐京坤参加了单人横渡大西洋极限帆船赛,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成该项赛事挑战的独臂选手。

2017年6月,徐京坤驾驶“青岛梦想号”双体帆船从土耳其出发,途径地中海、大西洋、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印度洋和好望角,最后抵达葡萄牙亚速尔群岛。航行全程3.4万海里,途径四大洋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徐京坤说,自己一开始也将大海视为对手,总想着要征服它。现在想想这种念头很荒唐,随着航海经历的增加,他对海洋的认知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他将海洋看作朋友,甚至是“游戏伙伴”,他说我们人类就应该以正确的方式与海洋共处。


与大海共处、与航行中所能遇见的所有动物“交朋友”似乎是漂泊于大海上的人对抗孤独的一种方式。徐京坤说,海上遇到信天翁,有时候会跟着船连续跟上一个月,我会给鸟或者海豹、鲸鱼之类的“相伴者”取名……


徐京坤的船上无冰箱、无厕所、无空调、无床,他把睡眠分割成20分钟-30分钟的片段式,累积起来每天有3-5小时。在一些繁忙航道,或近岸航行,或极端天气时,睡眠时间可能会降到零,出现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不休息的情况。在遇到风暴时,他还会用绳子把面包、淡水等一些生存必须品绑在自己身上,这样万一被困住,至少能保证自己一伸手就能抓到吃的。


徐京坤是山东人,12岁那年,因玩自制鞭炮时出现意外,他失去了左前臂。中考后,徐京坤进入当地体校,然后被教练选中,加入山东省残疾人田径队。14岁时,这个不会游泳,从未见过大海的山村孩子又服从安排,改练了帆船。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徐京坤又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走在队伍最前列。

如今,他已经是中国航海界旗帜性的人物。

这次受上帆赛组委会的邀请来滴水湖参赛,徐京坤说,自己这20多年,还是第一次在湖上参加比赛,与大海上航行有很大的差别,浪小,平静,舒服。他说,这次来上海,最欣慰的一点就是看到很多专业选手出现在这里,而且还有很多新面孔,说明现在中国玩帆船、玩航海的群体在不断扩大。


当被问道觉得上海这座城市的帆船氛围如何时,徐京坤说,以前自己在海南训练时,学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北京和上海来的,作为大城市,上海人对帆船运动、对航海运动的认知和理解,都是相对超前的,“帆船运动不是说一定要拥有一条自己的船。在练习和入门阶段,帆船训练的成本远远比孩子们学习钢琴、画画、滑雪更低。”徐京坤说,在中国所有的沿海城市,上海很多大的湖泊边,都有帆船俱乐部,进行一次帆船训练的费用只有几百块钱。“孩子的天赋被人发现后,他可以往专业的方向发展,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获得社会资金的支撑,让他们去完成更伟大的目标,这是职业化的路线。即使没有办法去走职业路线,他们接触这些运动以后获得的那些力量和勇气,还有信念,都会对未来的生活有所助益。”

在完成旺代赛后,徐京坤将自己人生的下一个目标锚定在一个更有意义、更伟大的方向上——他说自己会关注中国青少年、残障儿童的航海教育,“为孩子们去造梦,鼓励他们去做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