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连康:1995年8月出生,云南沾益人。2025年1月加入民盟。中国残疾人游泳队队员。先后参加里约残奥会、东京残奥会、巴黎残奥会,为中国代表团夺得5金2银,并3次打破世界纪录。

邹连康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曾多次代表中国、云南到国内外多地参赛,共获奖牌55枚,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2016年9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分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4年9月获云南省人民政府记大功奖励,2024年12月再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先后被推选为云南省青联常委、曲靖市青联常委,曾获“曲靖市劳动模范”“曲靖好人”“云南好人”等荣誉称号。

从多舛童年到泳坛新星

1995年,邹连康出生于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小黑洞村,从小体弱多病。4岁时,家人发现邹连康脚尖不能落地,走路不稳,最终确诊患有“运动神经元损伤”。为治病,父母倾尽家财,辗转求医,始终不离不弃。2011年,在求医无果的情况下,母亲带着邹连康到沾益区残联寻求康复帮助,残联建议邹连康参加残疾人运动员游泳训练。游泳训练的建议,意外开启了邹连康的人生逆袭之路。

初入泳池时,邹连康因恐惧迟迟不敢下水,但看到年幼的孩子们勇敢跃入水中,他咬牙坚持,“别人能做到,我也能”。邹连康仅用一节课便学会仰泳,展现出出众的游泳天赋。



2012年,邹连康入选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开始了他多彩的职业运动员生涯。2013年,邹连康参加全国青年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并在比赛中获得了50米仰泳的铜牌,初出茅庐的他,首战告捷,崭露头角,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泳坛新星。

拼搏铸就5金传奇

游泳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不仅考验身体素质,更是磨炼意志力。邹连康常年保持高强度训练,每日要游上万米,身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泳池水”。

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运会,邹连康一举拿下6枚金牌,并在S2级男子50米仰泳比赛中超世界纪录近8秒。这次残运会的突出表现,让邹连康成功入选国家队,就此叩开残奥会大门。



2016年,邹连康首次站上残奥赛场,在游泳项目S2级50米仰泳、100米仰泳、50米自由泳和200米自由泳中,共斩获了3金1银,并两破世界纪录。2021年,邹连康在50米仰泳赛中逆转夺冠,在50米自由泳中斩获银牌,以1金1银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东京残奥会赛事。2024年,邹连康带伤出战巴黎残奥会,在男女混合4x50米混合泳接力赛上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成就“三朝元老”的传奇。

冠军之路布满荆棘,奖牌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后,邹连康因意外摔伤濒临退役,但他忍痛完成手术,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重返训练场。备战巴黎残奥会期间,在受伤的不利条件下,邹连康仍然凭借强大的意志完成了艰难的赛前备战,他直言:只要身体允许,我义不容辞为国而战。



荣耀的背后是无数的伤痛与坚持,更是“不仅为自己拼搏,更为国家争光”的信念。

13年的职业生涯,共获55枚奖牌,做到每场比赛均获奖牌,邹连康用坚持诠释了“无拼搏,不青春”,用行动展示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从游向世界到回馈家乡

邹连康始终铭记,是家乡培育了他。训练休息期间,邹连康多次回到曲靖,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教育和励志宣讲,致力于用自身经历激励更多年轻人追寻梦想。邹连康先后到曲靖市特殊教育学校、麒麟区、会泽县、陆良县、富源县等地各中小学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故事,鼓励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自己的人生赛场上勇攀高峰,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从“小黑洞”到世界领奖台,邹连康用双臂划破命运枷锁,以坚韧谱写生命赞歌,他不仅是泳池中的“折翼飞鱼”,更是千万追梦者的灯塔。他以拼搏为翼,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他以坚韧为灯,照亮更多人逐梦的路。正如他家中55枚奖牌所见证的那样,生命的光芒,从不因逆境而黯淡,唯有奋斗,方能让梦想绽放光彩。

来源:云南民盟

信息来源:民盟中央微信公众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