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2》temple2--作品全景图
《神庙2》temple2-内部局部图
来自Yiwei Gallery画廊(洛杉矶)的艺术家戴莹此次受香港Art Central艺术博览会邀请参加“异体雕塑与装置艺术项目”,欣然呈现她的代表性新作《神庙2》,该装置以红色宣纸为主要媒介,叙事的内核脱胎于女性子宫的有机形态与神圣性。颇具动感的红色晕染多叠层肌理,恰如原始胎动的波纹,而宣纸的脆弱性又和顶部不锈钢通道的冷峻骨架构成精妙的二元张力。当水滴从这一如淬冰匕首般的甬道处坠落时,无言的生命初啼在悄然间震颤。艺术家将网状布料缠裹成红色云絮,这些被重新赋形的纤维,既呈现母体组织的包裹性温度,又如实袒露孕育生命时不可避免的创伤与刺痛。矛盾的视觉修辞贯穿这件作品构成的场域——神圣与神秘、孕育与规训、私密性与公共性,戴莹建构这样一个庙宇形态的器官剧场,来荡涤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在3月25日VIP首日的下午,艺术家戴莹在此进行名为《红》的行为表演:她以红色绸缎和纱布蒙蔽眼睛和嘴巴,如胚胎般蜷缩于神庙的中央,不断的从神庙入口爬出和进入,又摸索着围绕神庙行走或爬行一圈,通过肉身与宣纸的摩挲与触碰,呈现一场有关生命与成长的溯源。进一步说,她旨在感官受限的情形下,坚持还原到生命被孕育之初的状态,同时有力不屈的表现生命在成长时的挣扎与不易。而值得注意的是,该装置限定了单人单次进入的沉浸机制,让参与者在这样的猩红洞穴中,不仅被包裹感疗愈,并试图重掌生命叙事的阐释权。
行为作品《红》表演现场
作品名称《红》--行为艺术表演(20分钟)
此次呈现的还有戴莹的三件雕塑新作,该系列以冷冽的钢筋与柔软织物的碰撞,构建出流动不居的后现代生活中的极简图景。当混凝土碎块裹着渗血纱布的残肢意象,尖锐的金属暴烈地刺破布帛,在刚柔之间,艺术家为不同生命群体的发声在幽微处隐隐作响。戴莹将拆迁现场拾得的废弃建材转化为符号,又让棉花在挤压状态下的褶皱肌理暗喻战火中的破碎躯体,而扭曲钢筋的书法式线条则在废墟呈现倔强的韵律,如同风中残荷以破碎之姿书写的某种宣言。这组雕塑既是有关私人创伤的档案,又是时代迁徙中的最小寓言,在残酷与诗意中共存,完成对人之尊严的不断诘问。
冷风吹啊吹,刺进你我的心 1
戴莹此次的绘画新作,在延续过往创作脉络的同时,实现了视觉语言与精神内核的双重演变。相较于她早期通过圆形、弦线等抽象的形态探索宇宙的能量流动,其新作更将女性主义视角注入神秘主义传统,重构属于女性的灵性谱系。换言之,艺术家将她对宇宙和生命的抽象表达,转向更具符号化、叙事性的探索。戴莹将女性器官抽象为流动的有机形态,延展出充满张力的曲线来为承载生命起源的容器赋形。而这种形态又与水滴的意象形成互文:水滴自上而下渗透、流淌,既是生命诞生的液态隐喻,又暗合女性身体与自然节律的深层关联。当水滴浸润神秘图腾,血色的肌理缓缓裹在晶体周遭,戴莹的绘画在微观的生命图景与宏观宇宙秩序间架起桥梁,暗示身体本就是联通物质与灵性的神圣之所。
综上,本次艺术家带来的诸件作品交织在一起,共同呼应她在最新的创作路径里的核心旨意:将生育、创伤、蜕变等女性经验升华为普世性的宣言,并重新确立个体身体那充满感知的启示性力量。
女神2 Goddess2
女神7 Goddess7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