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中共金华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2024年“双龙计划”特殊支持专项传统工艺卓越人才入选名单,东阳市明堂红木家俱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向荣以木雕家具领域的卓越贡献强势登榜。作为金华市传统工艺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双龙计划”旨在表彰扎根一线、技艺精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人物。张向荣凭借36年深耕行业的匠心积淀、百余项专利创新成果及对技艺传承的倾力投入,成为金华市仅6席的殊荣获得者之一,更是东阳木雕红木产业唯一。
深耕卅六载,从学徒到行业领航者
张向荣出身于横店下校头的一个工艺世家。父亲张智琴是当地有名的雕花匠,在父亲的影响下,年仅17岁的张向荣南下广东学习木雕技艺,十年磨砺奠定深厚功底,1997年返乡后,他敏锐捕捉到东阳木雕与红木家具结合的市场潜力,于1998年创办明堂家居,以“匠人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从业36年来,他带领企业从地方小厂蜕变为国家林业龙头企业,连续13年蝉联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具行业龙头称号,旗下产品16次亮相G20杭州峰会、金砖厦门峰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实力,成为中式生活美学输出的“国家名片”。
创新破局,传统工艺的现代突围
张向荣的成就远不止于技艺传承。他深谙“守正创新”之道,主导参与《红木制品用材规范》《深色名贵硬木家具》等多项国家标准与“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其个人累计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超120项,涵盖家具设计、工艺改良等领域,代表作“首席椅”“一鸣惊人书房”等斩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金华博物馆永久收藏。
面对传统红木行业同质化竞争、交付周期长等痛点,张向荣带领企业率先打破行业边界,以"原木整装+智能家居"模式重构企业生态,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流程的颠覆性优化。他结合东阳“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的三乡优势,开辟明堂文旅业务版块,推出全榫卯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并引领东阳传统红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张向荣牵头建立降香黄檀培育基地,探索林业碳汇经济,种植老鸦柿等经济林种,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东阳方案”。
人才战略,铸就“红木界黄埔军校”
独木不成林,匠人需代代相传。张向荣深知“人才是工艺传承的核心”。他开启“导师带徒”模式,累计培养中级工152人、高级工45人、技师5人,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指导”体系,将传统榫卯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深度融合。张向荣还积极推动与高校共建"明堂班",为行业输送集美学素养、市场洞察力和智能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明堂家居因此被誉为“红木家具界的黄埔军校”2023年,张向荣被评定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雕花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将技艺保护提升至文化使命高度。
大爱无界,公益之光照亮未来
从企业家到公益先锋,张向荣始终践行社会责任。在过去的二十七年时间里,明堂家居进行了舟曲泥石流捐款、大爱中国捐款活动、送温暖给周边的老年协会,以及东阳抗战老兵支持活动等。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中,他发起慈善义拍支援灾区学校重建;2016年,他主导“大爱中国”关注6000万留守儿童慈善拍卖会,所筹全部善款捐赠给了东阳市慈善总会,用于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公益事业;2020年疫情期间,他调动海外资源紧急采购医疗物资驰援一线,积极践行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入选“双龙计划”不仅是对张向荣个人的褒奖,更是对传统工艺现代化转型的深度认可。在工业化与快消费时代,张向荣用半生坚守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更以拳拳之心证明:传统技艺绝非“博物馆标本”,而是可以通过创新设计、技术赋能与生态融合,焕发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