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海市民文化节如约而至,以“城市美育日”开启一年的精彩。当天,演出、集市、快闪、国潮、非遗、AI互动、CityWalk……千余场活动在全市各区的商圈、街区、社区、公园、广场、水岸、绿地展开。让市民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与文化艺术不期而遇。
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活动的主会场在嘉定安亭嘉亭荟商圈。“这是我们市民文化节启动日的主会场首次走出文化场馆,走进大型商圈,不仅为商圈注入了文化,也带来了更多人气。”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说,“通过文旅商体展农联动,不仅提升全民美育素养,还可以促进文旅消费,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舞台上,群众文艺“百团汇演”精彩上演。汇集上海市民文化节与社会大美育舞台上的老中青少优秀团队,现场展现民歌、戏曲、舞蹈、器乐等艺术风采。“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成龙的电影,很想去中国学功夫。”瑞典人大熊是一名演员,喜爱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武术,来上海后,他慕名找到虹口精武会的老教练高铁鸟学习心意拳,现在打得有模有样。在启动日这天,他走上了市级群文汇演的舞台,和其他几位外籍武术爱好者共同表演《中华武魂》,展示“中国功夫”。海纳百川的上海为这些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提供了一个公共文化平台,让他们能融入这座城市,绽放异彩。
商场二楼,首家嘉定区非遗主题线下综合店“嘉有好店”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店内汇集了竹刻、草编、搪瓷、印染等20多个非遗项目,150余件商品。在这里,市民在选购非遗特色商品的同时,还能观赏到一场小型的非遗展览,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我们今年计划在一些商圈、酒店、景区等布局非遗主题的‘嘉有好店’,让市民朋友领略嘉定非遗的特色。”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朱旭说。
活动当天,嘉定区“社会大美育”联盟成立,47家成员单位携手,推动美育资源直达市民身边。朱旭表示,“嘉定这几年一直在打造一个全民、全龄、全时、全域的一个社会大美育体系,集合全区的公共文化场馆、民营文化场馆,包括艺术类的协会、培训机构等美育资源集合起来,通过美育一刻、文化众筹等品牌项目,把好的美育资源导入商圈、社区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让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各区分会场也纷纷走出文化场馆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在襄阳公园,徐汇区以电影之名开启美育第一课。今年,徐汇区结合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联动区域内院团院校、文化场馆,推出贯穿全年的“电影+音乐”“电影+阅读”“电影+美术”“电影+旅游”四大板块美育系列活动,共有12个系列、120项精彩内容,覆盖全区40余个公共空间和点位。
“银幕寻踪——10场电影主题展”的首场展览,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电影海报展在襄阳公园内展出。徐汇全域范围内同步开启了丰富多样的电影美育活动,衡山电影院、百代小楼前、夏衍故居等地开展了以电影为主题的“城市速写魔方”绘画之旅、爱乐随行——电影音乐快闪、纪念夏衍诞辰125周年主题活动等多样活动,感受徐汇“百年电影”的文化魅力。其中,上海电影博物馆将推出“到上海去——庆祝中国电影诞辰120周年特展”,这是开馆以来规模最大、展品数量最多的馆内特展。湖南街道打造“历史文化风貌叠加电影主题文化”特色街区,将陆续推出丰富的文旅活动。
电影在徐汇深深扎根、蓬勃发展,衍生出形态多样的文化载体和空间。文化院团、名人旧居、电影打卡地、电影周边文化空间、社区公益观影地…“徐汇区是现在上海物理空间能看到的地标较多的,市民游客们看完电影后,在城市里面通过city walk找到电影空间,这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学院教授、电影史论研究专家李亦中说。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拍摄地到衡复街区的电影名人故居,市民循着电影的足迹去感受、去欣赏蕴藏在大街小巷的建筑美、人文美与生活美。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29日,长宁区非遗中心化身“中医药科技实验室”,开启“苏河源起·沉浸城市故事会”的CityWalk。亲子家庭挑战药材辨识,用赛博吉他弹《本草纲目》,在VR中医馆沉浸式感受古代郎中“望闻问切”的诊疗智慧。
在宝山顾村公园里,正是樱花烂漫。活动当天“樱香雅韵”文旅系列主题活动启动。“樱花树下的故事荟”品牌活动继续升级,推出赏花科普行等内容,积极探索文旅+电竞的融合新模式,首次将电竞主题引入樱花节,“樱电狂欢”——电竞赛事将在3月底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