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青团的清香弥漫在张堰镇社区长者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青团刚出锅,工作人员熟练地分发给前来就餐的老人们。李阿姨笑着和老友分享着节日的味道。这份传统美食传递着节日氛围,也映照出长者食堂一年来的用心陪伴。
一年前,张堰镇社区长者食堂正式运行,为辖区内高龄、失能、空巢和留守老人提供便捷、营养的助餐服务。如今,食堂的就餐人数稳步增长,每天提供约100份餐食,相比最初增长了40%。
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就餐需求,食堂进行了后厨改造——新增一个灶台,提升了烹饪效率。蒸箱容量扩大,一次性能蒸出更多米饭和包子。变电箱的位置也经过调整,进一步优化厨房安全。
同时,食堂还引入了AI图像识别设备、双屏智能结算终端、身份证读卡器等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拍摄形式录入菜品及价格信息,系统可自动识别菜品并计算总价,支持人脸支付、现金支付和移动端支付。这些变化让长者食堂的餐食供应更加高效、稳定,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按时吃上一顿热乎、可口的饭菜。
目前,食堂每天提供6道菜品,包括大荤、小荤、素菜,老人们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搭配。就餐方式灵活,既可以选择堂食套餐(13元),也可以选择送餐服务(12元),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享受到暖心饭菜。
为了让老人们吃得更开心,食堂不断优化菜品,每天的饭菜不仅考虑营养均衡,还兼顾老年人口味,做到软硬适中、少油少盐。除此之外,逢年过节,食堂还会赠送应节食品,如腊八粥、青团、汤圆等,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社区的关怀。
顾大叔是食堂的常客,每天都会准时来取餐。“这里的饭菜合口味,工作人员态度也特别好,工作认真负责。”他一边熟练地打包餐食,一边开心地聊起自己的用餐体验。“我在这吃了一年,要是两天没来,食堂还会打电话问问我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长者食堂成了老人心中的“第二个家”。
谈及食堂一年来的变化,社区长者食堂负责人朱玉婷表示:“我们不但希望给老人提供一份营养可口的饭菜,更希望他们感受到关心和陪伴。”为了让食堂的服务更加贴合老年人的需求,食堂特别设置了意见本,定期收集老人的建议,并据此不断改进菜品和服务方式。许多老人提出的“小愿望”,都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通讯员:陈琰
编辑:程佳域
责编:俞萝寅、冯生丹
审核:陈建军、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