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硕士和博士们无一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论文的筹备当中。眼下,已然是三月底的紧迫时刻,而提交论文盲审的截止日期就在四月份之前,这犹如一道高悬的警钟,时刻在他们耳边敲响。



如今,毕业的门槛可谓是节节攀升。曾经,盲审返回意见只需达到 70 分以上便能顺利通过,然而时过境迁,当下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众多高校,尤其是那些位列双一流或者正朝着双一流目标奋力迈进的高校,纷纷提高了标准,要求盲审成绩达到 80 分以上。

就拿上海某所知名的 211 高校来说,据该校的硕士反映,今年他们普遍将盲审不得低于 80 分设定为盲审通过的标准。这一规定,可真是让毕业生们叫苦不迭。为了能顺利通过盲审,他们好些天都不曾合眼,夜以继日地逐字逐句审视自己的论文,内心充满了焦虑与恐惧,生怕因为一点点的疏漏而无法通过,导致毕业受阻。



要知道,有些外审专家在评审时极为严苛。哪怕只是错了一个标点符号,他们便会指责学生不够认真;看到一个错别字,就断言学生态度不端正。就拿去年来说,他们学校仅硕士论文外审不同意答辩的数量就达到了 13 个之多。如此情形,怎能不让这一届的毕业生们如临大敌,以万分紧张和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论文盲审呢?

网友们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议论。有的网友直言不讳:“不找自己原因,总想混文凭,我孩子去年博士 5 个盲审全是 90 多分。孩子从小上学,我就没听他抱怨过,也许从小三年级后,就放手让他自由发挥,也不问成绩的原因,考多少分,他告诉我,我就听着。不管多少都是鼓励的话,不告诉,我也不问。”这位网友以自身孩子的优秀经历为例,强调了自身教育方式的成功以及孩子的积极进取,似乎在暗示那些抱怨毕业要求严格的学生缺乏内在的努力和自我要求。



还有网友情绪激动地质问:“说出这所学校名称,很难吗??不要总是憋着,忽悠谁呢?”其言辞中透露出对信息不透明的不满和急切想要了解真相的渴望。

也有网友态度坚决地表示:“目前毕业率太高,毕业生糊的厉害,就应该严格,一个毕业论文都搞不定,还毕什么业?”这种观点反映出对当下毕业生整体素质的担忧,认为提高毕业要求是必要且合理的举措。

过去,在学术成果方面的要求或许确实相对宽松。回首往昔,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社会对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没有如今这般严苛。然而,伴随社会的不断前行和进步,对人才质量的期望日益提升。如今,标准愈发严格,这无疑是教育进步的显著体现。



竞争的态势愈发激烈,高学历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提高毕业要求,旨在让学生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能够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对于正处在毕业关键阶段的学生们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他们不仅要面对学业上的高标准,还要承受心理上的重重负担,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突围,是他们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我国一直重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深厚的期望和传统。在现代社会,这种期望转化为对学生更高的要求,期望他们能够在学术上精益求精。然而,这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追求学术成就的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