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南理工大学发布的学业预警名单显示,737名学生被警示,134人第一次降级试读,81人再次降级试读。这意味着,这些学生如果再不努力,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甚至直接被清退。

上海不少高校也有学业预警机制。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等。前几年,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

什么是学业预警?高校发布学业预警,采取预警、降级、劝退等举措,警示及敦促学生重视学业完成情况。这意味着进入大学不等于进了“保险箱“,高校通过“严进严出”的管理方式,确保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动态的过程管理】

“学业预警,是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济大学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通过过程管理和评价,改变学生对大学学业的态度,不能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可以轻松混到毕业文凭。预警在于提醒学生严肃对待学业,避免学生在规定年限中因没有完成所需学分而被集中清退,从而造成时间和精力的错失或浪费。

过去,一些高校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通过“清考”制度,学校让一些挂科的学生在毕业前“低空飘过”补考。这让一些学生误认为进入大学后即便是“混日子”,也能大概率顺利毕业,高校变成了“保险箱”。如果大学文凭、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都能靠“混日子”轻松取得,那相对应的教育含金量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201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取消“清考”,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学业标准。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完善学分标准体系,严格学分质量要求,建立学业预警、淘汰机制。此后,我国本科高校基本都建立了学业预警机制,对不及格学分累计超过规定学分的学生,给予学业预警或者降低试读。

在上海,不少高校都设有学业预警的相关规定。比如,上海理工大学规定,学生在一年级结束时须修满25学分,二年级结束时须修满60学分,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结束时须修满100学分,未满足要求者将予以学业预警。上理工将学业预警分为学业警示、退学警告和退学三个级别‌。教务处每学年向第一次出现不满足要求的学生进行学业警示,发送“学业警示通知书”。对于第二次出现不满足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学生,教务处向其发送“退学警告通知书”,此时学生应当降级修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则根据每学期未通过课程的学分数量进行预警,分为三级预警、二级预警和一级预警‌。上海海事大学规定,每学期不及格课程门次超过2门且不及格学分超过9学分的学生予以专业预警。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发布公告,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

【对比国际高校淘汰率】

其实,“严进严出”在欧美高校已实行多年。美国四年制大学的毕业率仅57.3%,哈佛、MIT等名校的淘汰率常年保持在20%左右。英国本科淘汰率为20%-30%,部分理工科专业甚至更高。在德国大学,30%的淘汰率是常态,医学、工程等专业更被称为“地狱难度”;在法国,公立大学第一年的淘汰率高达50%,许多学生被迫转学或退学。作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淘汰率更是高达73.6%。

相比之下,中国高校的毕业率还是很高的。2020年之前,许多学校的本科毕业率超过90%,部分二本院校甚至接近100%。这种“宽出”模式,直接导致学历贬值,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实行“严进严出”,就要做好事前警示、事中预警、事后惩戒的全过程管理。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当下,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但这同时也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学业预警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最大限度规避不良后果,同时也能在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

对学生而言,学业预警发生在学习过程中,而不是在最后毕业时。这一及时且必要的提醒,能够在学习出现偏轨时及时督促学生,确保他们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学业任务。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学业预警,就像体育比赛中的“黄牌警告”,对同学进行警示、敲打,而不是直接将学生“罚下场”。“这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体现了高校的‘教育育人的属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才,而不是简单看分数、看最终结果。阶段性地提醒,是给学生修正的机会,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樊秀娣认为。

【两方面亟待完善】

当前,高校学业预警机制,还有两方面亟须完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一是在预警之后,怎么加强对有学业问题学生的有针对性帮扶。学业预警不能“一发了之”,要求学生要转变学习态度,而忽视预警之后的学业帮困。大学生有学业问题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是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还有的则因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容易出现学业困难现象。高校发出学业预警后,除了告知学生、家长,更要对学生的学业问题进行诊断、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业规划指导,有的同学可能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治疗。

其次,樊秀娣认为,高校既要做到严于律人,也要做到严于律己。一些高校的挂科率高,与其在教学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有的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有的对学生学业过程监管不足,等等。从某种角度说,学业预警不仅是对学生预警,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种提醒。高校应该努力提高课程吸引力,给学生最好的教育,这样才能尽好育人责任。

原标题:《教育新观察丨学业预警,为“混文凭”敲警钟,“严进严出”能否挤掉文凭水分?》

栏目主编:徐瑞哲

来源:作者:李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