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少年!乍暖还寒的春日,来一场和亲子运动的亲密拥抱。3月29日,融合了运动、文化、户外测试等潮流运动元素的青少年运动文化嘉年华活动在杨浦区运动健康中心热闹举行,来自全市的150多组家庭在这里度过了释放热量与能量的一天。这场活动也为全新启幕的运动健康中心“揭幕”——未来,这里将由上海体育大学的专业团队驻扎,为市民提供运动评估、运动指导、运动干预和运动康复的各类服务。
杨浦区运动健康中心作为推动全民健身、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是集社区市民健身服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践、极限运动文化传播与培训、社区运动健康促进服务及居民文化休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性体育服务平台。中心依托上海体育大学的专业权威与杨浦区的丰富社区资源,充分发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特色优势,通过构建高效智能的运动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运动健康服务的全链条、闭环式管理。中心内设施完善,项目多样,包括健身房、游泳池、壁球馆等,配备专业教练团队,提供多元化的市民健身夜校课程,全面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中心的三层主要提供运动康复的服务,这是体医融合的一个典范。运动康复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运动损伤康复,同时我们也提供包括近视在内的青少年的运动康复和老年人的慢病干预问题。”杨浦区运动健康中心的项目经理陈维亮介绍说,“上海体育大学的社区运动健康师专业团队常年驻扎在这里,会及时给市民提出运动健康建议和运动处方,然后指引他们到一层或者二层进行各个项目有针对性的运动。”他说,上海体育大学开具运动处方的资深教授也会坐诊在我们这个地方,然后帮助一些老百姓解决一些运动上的问题和一些困扰。
让各个年龄层次的市民都能找到合适的运动方式,这里的运动健康中心成为市民们健康生活的加油站。在这一周里,老百姓关注的有关科学健身的活动和讲座轮番在运动健康中心举行:前几日,体医养融合公益讲座“生命活力加油站”在这里举行,引发科学健身热潮。系列讲座特邀上海体育大学、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的教授、研究员等领衔主讲,涵盖科学运动、慢病防控、膳食营养等主题。为期4天的科普活动吸引逾200位居民参与。活动现场,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欣则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体质讲座,为大家揭秘体质监测的密码。讲座聚焦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大监测维度,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让居民们深入了解体质和体质监测知识。“这个讲座对我们中老年人很有益处。”凌女士表示,根据测得的体质水平,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锻炼了。
之后,户外运动课程培训班和青少年运动文化嘉年华也在这里举行,接下来的运动健康中心体验月将邀请广大市民走进这里,体验专业团队的运动评估、运动指导、运动干预和运动康复服务。
原标题:《社区运动健康师指导一站式完成运动评估、干预和康复!市民科学健身不用愁》
栏目主编:陈华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