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做放射影像检查时,常常有人因为准备不足而“踩坑”,导致成像结果不理想,甚至要费时费力地重新预约检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做好影像检查前的准备。
01
别忽视检查前的“小细节”
1
饮食与禁食:别乱吃,也别饿着
不同检查项目对饮食有特定要求。像增强CT、增强磁共振(MRI)检查,一般要求空腹进行,通常检查前一晚8至10点后就不能再进食了。不过,若检查前因饥饿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可适当喝些糖水来缓解不适。
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要做增强CT,需在使用对比剂前后48小时内停用二甲双胍,以防发生乳酸酸中毒。做钡餐造影时,检查前同样需要空腹。若进行下消化道检查,还需提前清洁肠道。要是做PET/CT检查,前一晚10点后就不能进食,检查前6小时也不能喝含糖饮料。
在预约检查时,放射科工作人员会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大家要认真了解,若有疑问,务必及时询问清楚。
2
去除金属物品:避免干扰结果
进行放射影像检查,不管是X线CT还是MRI,金属物品都会严重影响检查结果。金属在成像过程中会产生“阴影”,从而干扰对病情的判断。像项链、手链、发卡,甚至衣服上的金属纽扣,都可能对检查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检查前,一定要把能取下的金属物品全部摘掉,尤其是摄片部位及其邻近区域,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
告知医生:重要信息别隐瞒
在进行检查前,务必向医护人员坦诚自身情况。比如,是否对碘或者其他对比剂存在过敏现象,是否处于怀孕或者正在备孕的状态,体内是否植入了金属物品等。这些信息对于医务人员合理安排检查项目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帮助您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尤其在进行MRI检查时,由于该设备具有强大的磁场,体内的铁磁性物品可能会发生移位,而电子产品(例如心脏起搏器)的功能也可能会受到干扰。所以,提前向医生说明这些重要信息,对于确保检查安全顺利完成极为重要。
4
配合完成检查:听医生的,不会错!
检查过程中,您需要保持静止状态,切勿随意乱动。哪怕是非常微小的动作,都有可能导致图像变得模糊,进而影响检查结果。特别是在进行 CT和MRI检查时,由于所观察的病变通常比较小,而扫描时间又比较长,因此患者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进行胸部、腹部检查时,常常需要患者通过调整呼吸来配合检查。此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令,按照要求呼气或者吸气后屏气。患者良好的配合是获取清晰图像的基础。
02
正确穿戴防护“小盾牌”
放射影像检查虽有助于医生诊断疾病,但会产生一定辐射。合理穿戴防护用品,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对身体敏感部位起到保护作用。特别是孕妇、儿童以及有备孕计划的人群,更需注重防护。
▼铅围裙
铅围裙可用于保护腹部和盆腔。穿戴时,要保证围裙平整地覆盖在需防护的部位,避免出现褶皱或卷曲情况。若检查过程中需要躺下,也要留意围裙位置,防止其移位。
▼铅围脖
铅围脖能保护甲状腺。穿戴时,需将铅围脖环绕在脖子上,使其与皮肤紧密贴合,但也要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正常呼吸。
若检查时有陪同需求,像小朋友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陪检人员同样需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工作人员会明确告知哪些部位需要进行防护,以及正确穿戴防护用品的方法。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切勿随意移动或者脱下防护用品。在检查期间,要尽可能保持防护用品的位置稳定。倘若察觉防护用品出现移位,可以轻微调整,但不要频繁挪动,以防对检查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期望大家都能重视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功课,提前避开可能遇到的问题,让放射影像检查切实成为助力我们发现疾病、守护身体健康的有力工具。
资料丨人民日报
编辑丨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