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孩7岁,来自新疆,爱笑,他的右手拇指漂浮,是IV型的拇指发育不良,整个拇指“吊”在手上,活动不了,比较严重。

经半掌骨移植重建(SMRT拇指重建术)保指后,这次是术后1年7个月第三次来复查,恢复挺不错,力气也比较大,拇指“仰卧起坐”、拧玩具都能完成得很好。



即使空间被限制,保拇指的心不会受限

孩子出生本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情,但没想到竟然拇指有问题,还是右手。

把它保下来,是全家的心愿。

5个月大时,孩子妈妈带他到医院看,被告知孩子还小,等大点再来看。

等孩子3岁时,再带去看,没想到被建议直接拿掉拇指,示指拇化。

如果要示指拇化,也不会拖这么多年了。

眼看着孩子右手食指因为长期夹着使用,有了拇指的趋势,爸爸妈妈非常着急,想尽快改善拇指的问题。

那几年,因疫情封控,不方便外出,家里人仍不放弃,尝试通过网络寻求希望。看到我在网上对漂浮拇的科普后,家长主动联系了我们。

由于以前手部拍的片子没有保留下来,在线问诊的时候家里人也很着急,封控解除以后,第一时间,带孩子和相关的X线检查结果来到我的诊室。



孩子的右手,存在3个问题

右手桡拐手,手腕无法伸直;拇指漂浮拿不了东西;中指也无法伸直。

孩子的一个右手,没想到竟然存在3种问题。

“这种情况,常不常见?”

首次门诊时,孩子妈妈很直接的问了这个问题。

漂浮拇指、桡拐手以及中指的屈曲挛缩,一次碰到三者的比例其实并不是那么高。

一般来说,漂浮拇伴桡拐手的情况多见,漂浮拇伴手指屈曲挛缩并不多见。

通过查体发现,桡拐手的情况还好,伸直都很好,只是放松的时候,有点会偏过来。

并且据孩子妈妈说,感觉一直都是这样,没怎么变过。对于这种情况,暂时可以不用干预,保住拇指并松解中指就行了。

他是男孩,虽然是平时比较乖,也爱笑,以后必不可免有“皮”的时候。因此,对于取跖骨来保拇指的方法,家长不太愿意,不想对脚有影响。

根据孩子的情况,在和父母沟通之后,决定采用半掌骨移植重建的方法来保指,手术分2期进行,第一期取部分第二掌骨移植到第一掌骨上,间隔3个半月左右进行环指肌腱的转位来帮“搭好骨架”的拇指恢复功能。

对于中指屈曲挛缩的情况,以前给他带过支具,没什么用,只能通过手术对皮肤和关节囊进行松解。考虑到让孩子少受点罪,一期保指手术的时候顺带着把中指的松解手术给做了。



“条件有限,一定要让他好好锻炼!”

手术只是一方面,功能地改善,还需要通过锻炼的方式来进行提升。

我们在他5岁时进行了手术,孩子及孩子妈妈也都很配合,经常给我们发来反馈的情况。

别看孩子平时笑哈哈,挺乖的,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妈妈监督的时候,就好好练,妈妈不在就不怎么练,孩子术后的恢复进展相对较慢,孩子妈妈也很着急。

在了解完其他类似漂浮拇孩子锻炼的情况后,孩子妈妈保证说:“条件有限,一定要让他好好锻炼”。



先从用双手玩的玩具开始,逐步切换到捏花生米、拿笔写字等精细动作。尽管进展比较慢,但每一天都在进步。



这次是第三次来复查了,每次来这个小家伙都是笑嘻嘻的,跟他互动时也都很配合。

因为觉得右手拇指拿笔写字比较丑,还是喜欢用左手来写字。我告诉他,要想把字写好,这有一个过程,还是要多锻炼才行。

如果不喜欢右手写字,可以先用毛笔练书法来代替,慢慢切换过来。



“爱笑的男孩,运气通常总不会差!”只要他一直保持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认真落实好每天的训练计划,相信会恢复得越来越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