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老年人都在“假散步”,既不养生还浪费时间!



什么是“假散步”?

都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可有的人确实在饭后散步了,但丝毫没有任何效果,这是怎么了。原来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虽然看似是在散步,但却在做“无效运动”。

为什么很多人都散步都是“无效”的?

首先,无效散步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度太低”,看起来只是遛弯而不是锻炼。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老人散步的步速为1小时3公里,然而有效的健步步数是1小时4~5公里。



再从运动时的心率来看,按照有效运动的心率是(220-年龄)×60%~70%,大家在散步过程中也可以看下心率是否可以满足这个标准。

在这里,大家还不妨用“说话”的方式进行判断,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气息微喘却还能说出完整的句子,那么就是有效运动的速度。



其次,要注意走路的方式,如看到很多老人喜欢背着手走路,可能你在下意识的形成了这种走路的习惯,但这种方式由于是弯腰驼背的形式,极易加重颈椎和腰椎的压力。

还有的老人喜欢拖着鞋子走路,大家不要认为这种姿势会很轻松,但对于老人而言,既会伤害关节,还容易增加摔倒的概率。



那么,老人如何散步才有效呢?

先做好热身:无论散步还是跑步,在开始之前都要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活动手腕、脚踝关节等等,增强关节活性,降低运动损伤,为接下来的运动提高良好的基础。

注意散步姿势:与其低头散步,不如抬头挺胸,视线向前10米,下巴微收,小腹收紧,手肘前后自然摆动。同时,为更好地保护膝盖,先脚跟、脚掌,再脚尖着地,这样全脚掌着地,可减轻膝盖冲击。



保持散步速度:就像上面提供的心率,大家要控制在有效运动的范围之内,才能起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安排散步时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易安体,每天每人应运动30~60分钟,若时间较短达不到养生效果,若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大家要把握好时间。



散步后的放松活动:运动前,需要进行一番热身活动,而散步后同样需要让肌肉放松,如腿部的拉伸动作等,促进体内乳酸分泌,消除身体疲劳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