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深夜有陕西网友爆料,西安校外培训最近一直在严打,娃的老师通知改为线上。既然要严格减负, 那就彻底取缔关闭,不要一阵风!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个群通知。



家长您好:

刚刚接到通知,本周末因上级部门检查,我们的课程将转为[线上]进行。
线上课程将通过【新东方云教室】开展,上课时间与原课程一致,且教学内容、代课老师保持不变,确保孩子能延续学习进度。
以下为安装方式,下载后使用报名手机号+验证码登陆。有任何问题随时私信我
1云教室安装说明:安装载体:电脑、平板或手机(建议大屏)
②点击链接:https://……
3登录方式:用手机和验证码登录即可。(!一定用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才能登录:选择XASLM开头的学员编号头像)

这个通知内容很直接,就是线下培训不让办理了,现在转战线上。要求学生下载相关app,开展线上教学。

  •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纷纷议论。

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各抒己见”:

一边给孩子报名上课一边喊着取缔,你真以为不拼语数外拼素质教育拼减负你能拼的过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吗?

减负不是双休日,口口声声减负,家长的焦虑更大,谁看孩子,什么样的家庭可以双休?

不应取缔,有些培训可发展孩子特长。学习都不允许,让玩游戏吗?

一边花钱去消费一边说应该取缔商家,这样的消费者不足十分之一。不喜欢不去就是了。

查,查,查,还孩子们头项的蓝天白云,还孩子们探知世界的自由,狠狠打击制造家长焦虑的既得利益者,斩断他们伸进家长钱包的手,让财富回归真正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本质。

如果落实不坚决,将会使补课变本加厉。现在线下看似减弱了,但线上依然如故,其实线上比线下危害更大。应该双管齐下,线下线上一并查处。

  • 无独有偶,近日另有陕西网友爆料,一夜之间培训机构,好像都接到通知了,暂停补课。这次看来是都准备注销执照,退出培训行业了。



其实,即使线下都搞不成了,马上各种网课可就铺天盖地开始了,名义上不补课了,实则线上培训只需要一台电脑而已。对于大机构只是换了一个收割家长的方式吧。培训机构还能好些,老师也都负责,一旦上网课,机器设备没感情,孩子们不会学出问题吧。是不是家长脑子已经有问题了,都想把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被各种诱骗,还乐此不疲。

根据该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是一个教培机构群的对话截图。



从上述对话来看,有教培老师明确现在的课外辅导课暂停了。而有家长表示,只参加了舞蹈课,很多课外班都停课了。

  •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教培机构根本没有认清形势,双休政策推进,绝对不是让孩子们再去“卷补课”。

"学校双休制"的推进,这一政策看似是对学生作息时间的调整,实则折射出国家在教育模式、人口战略、社会转型层面的深层考量。政策背后,蕴含着从效率优先转向质量优先、从人力储备转向人才培育的系统性变革逻辑。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高强度学习模式著称,虽在短期内提升了应试成绩,却导致青少年近视率攀升、心理问题高发、创造力匮乏等结构性矛盾。双休实质是通过强制性时间让渡,倒逼学校重构教学体系。

它要求教育者从"时间堆砌"转向"效率优化",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这一调整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战略相呼应。而且,过度内卷让家长和学生都对学习充满焦虑。不仅是精神上,在经济上,都是压力重重。这就会导致一个更大的社会现象,出生率下降,大家都不敢生娃了

值得注意的是,一组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数据值得关注。《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的蓝皮书显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有专家提问,各位家长不妨扪心自问,是愿意要一个不健康的学霸,还是一个健康的普通孩子呢?”



不得不说,如今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当下学习特别内卷的情况下,孩子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甚至睡眠时间也严重不足。

很显然,当前双休制的推进只是第一步。真正效能取决于配套改革。而如今课外辅导,教培机构,整出线上培训这一出,实则是与当前政策“唱反调”,这显然不是正常现象,违背了双休的初衷。

可以预见,这些问题很快会被全面治理,也是大势所趋。总之,未来的教育一定是要培养自律的孩子。通过倒逼出来的孩子,除非抗压能力很强。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良性健康的教育机制正在慢慢完善,对孩子也好,对家长和老师也好,这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