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双休这么一个制度的推行,目前面临着多重的矛盾。

但就这件事情的推行来看,教育厅的统统筹协调和政策的执行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上是决定性的。

根据国家的《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及教育部等九部门的文件,全国普通高中开始全面实行周末双休制度。



这一政策如今在河南、安徽等地已经初步落实,要求学校不组织补课,并且通过家校协作来指导学生规划周末时间。

这一政策有地方推动,有的不推动,原因就在教育厅的统筹协调和政策执行不到位。

既然高考都是全省统一排名,全省统一录取,那么设立一个标准就全省统一就得了呗。

要么都补课,要么都不补;要么就双休,要么都不双休,然后无论哪一项政策,只要做好检查力度,这件事情不就很容易解决了?



教育厅需要破除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必须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细则。国家给了一个大的方面指导,具体到各地实施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

积极推动新高考改革,目前单一的高考分数评价体系是家长焦虑的根源,要想全面推动高中双休,必须在高考改革上进行改革。让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上都认识到,当前的高考不是压榨学习时间就能成功的。

教育厅要充分认识到各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需要协调教育资源的分配,尽可能的让各地的高中都能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

国家已明确对违规学校处罚强硬态度,但地方教育厅还需要加强监管,比如设立举报渠道、定期巡查等等,并且一经发现要及时向社会通报,创造出明朗的,清朗的教育生态空间。



如果教育厅再不出手,高中双休很快就会沦为一片一地鸡毛。

首先,执行性比较差的部分学校以变通的方式来规避政策,加剧教育的不公。

比如说10+2+2的模式,比如说学生自愿返校等等。

如果这种模式不加以处理,最后的结果就会回到以前,甚至比以前更严重。

其次,教育厅再不发话,家长的焦虑会逐渐蔓延。

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导致囚徒困境剧场效应,校外培训市场可能会更加无序扩张。

这些后续所带来的问题,可能比当前不执行双休更难处理。

再次,学生群体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之前的学生群体因为时间的压榨出现抑郁症状等等,如今在强大的舆论影响之下,别的地方都双休,只有本地不双休,学生群体很有可能会出现报复性事件。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教育厅领导需要出台文件,出台政策来安抚民心。如果再不发话,高中双休基本就要凉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