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减负,尤其要让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来,让他们快乐成长,而不能整天埋头做作业,却没什么作为。但在减负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大城市教育减负,但小城镇却不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大城市会响应教育部号召,为学生减负,为老师减负,让学生快乐成长。本身大城市教育比较先进,而且集中了很多优质教育资源,无论是从硬件设备还是从软件来看,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会获得很多国家的教育拨款,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以前在应试教育阶段,大城市的教育内卷,很多学生不得不在节假日上辅导班,不得不找老师单独辅导,只是为了提高成绩。而在教育减负的前提下,大城市教育迅速减负,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缩短了,可以减轻负担了,老师讲课内容也变少了。按理说他们的考试也就变得简单了,尤其是试卷上的习题变得简单了。但事实上,考卷上的习题没有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有拓展性了,只是会刷题的学生不一定能考高分,因为考卷上的死题正在变少,而活题正在变多,需要学生有所变通,有发散思维能力,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倘若只是一味刷题,就很容易陷入误区。大城市的教育比较先进,会迅速给学生减负,而且引导学生做实践作业,动手制作很多测试仪器,制作很多标本等等,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和分析能力,而不是让他们一味刷题。

大城市重视教育减负是有原因的,因为大城市集中了很多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一些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本身对大城市招生,而且对本地区内的学生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降分录取,让很多外地的学生羡慕不已,但外地学生没办法改变这种政策,也没办法打破这种格局。在同样一张考卷的测试之下,大城市的学生考的分数低一些没关系,照样可以进本地区内的重点大学,而外地的学生考的分数很高,却不一定能进入这个地区的重点大学。因为重点大学对本地区内的学生录取分数要求比较低,而对地区以外的学生要求分数比较高。地方保护主义始终存在,却无法完全消除。难道重点大学区域内的学生就真的素质那么高吗?当然不是,而是有了地区性的保护,有了区域性的协调,也有了区域性的歧视。大城市可以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快乐的成长,而小城镇却不敢疏忽,仍然采用原来教育内卷的模式,即便表面上响应国家的减负号召,实际上也没有减负。小城镇的学校公布的功课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立的,真实的功课表却还是原来的,让学生注重文化课教育,注重刷题,而不注重体能训练,也不注重兴趣培养。



小城镇的学生并没有在大城市,不会享受大城市学生的优惠政策,需要拼命考高分,才能进入重点大学,不然就很可能进入普通大学。当然并不是说进入普通大学的学生都没有前途,而是说有能力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就要拼命刷题,不但要做各种各样的试题,而且要善于做各种活题,还要善于应变。他们在节假日要找老师辅导。大多是找自己的老师辅导,而老师会偷着办辅导班,根本不会被查。因为查辅导班的人只有接到举报才会检查,而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早就商量好了,学生和家长不会举报老师,而是会掏钱让老师辅导,最终这些孩子成绩比较突出,要在考试的道路上增强竞争力。相对于大城市的学生来说,小城镇的学生仍然比较传统,仍然要找辅导班学习,仍然要找老师做单独辅导,而且内卷严重,拼命刷题。小城镇的学校并没有阻止这种行为,而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仍然认为考试方针没变,考试试题也没有太多变化,只需要大量刷题就能刷出好成绩,没必要搞什么减负。

大城市比较正规,无论是老师偷着办辅导班的情况,还是学校减负的政策落实情况,都有严格的检查,也都可以实施到位。大城市的学生大多比较快乐,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没有太大的压力,课余时间比较充足,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朝着多方面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他们不但学习成绩不错,而且会书法,会唱歌,会跳舞,会弹钢琴,有的还会拉小提琴,有的还是运动健将等等。而小城镇的学生大多没有这些兴趣爱好,只是拼命刷题,而且要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却不知道考试已经变了方向,有很多拓展性试题出现了,考察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小城镇的教育本身比较落后,并没有太大的进步,但这样的模式已经推行多年,不是说改就能改掉的。督查人员没有尽职尽责,无论是对小城镇辅导班的检查,还是对小城镇学校推行“双减”政策的检查,都没有落实到位,只是浮于表面,当然也就名不符实了。



并不是“双减”政策害了小城镇的学生,而是小城镇的学生和大城市的学生没有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接受的教育已经分了等级。大城市教育减负了,小城镇教育并没有减负,反而越减负担越重。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这种现象,做好地区间教育改革的平衡,而不能差距太大,以免耽误一代人。倘若这种差别仍然存在,那么只能证明小城镇没有太好的教育资源,而大城市有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小城镇的学生和大城市的学生要共同去争好的教育资源,最终大城市的学生能轻松获得,而小城镇的学生费尽全力,也不一定能获得。如此一来,分了等级的教育就是资产阶级的教育,再也不是无产阶级的教育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