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和爱沙尼亚,干了一件让人感到非常可笑的事情。5年前,他们是积极,但对美国很硬气的拒绝中国,不让中国参与芬兰湾海底隧道项目。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搞不定事情,然后回过头来再找中铁搞合作,现在我们应不应该再接1,000亿的大单?

2024年的时候,芬兰和爱沙尼亚又找到了我们,也没谈出什么,而最近再次和我们就海底隧道的事情,进行了接触,估计也谈不出什么来。2017年的时候,他们双方决定建设海岛的海底铁道隧道项目,总长度是82公里,后来扩展到了103公里,其中海底部分的长度大概是50到70公里,总投资,当时的预算,是要达到150亿欧元,那算成人民币,那就差不多1,100来亿了。


而这条隧道一旦建成两地的通勤时间,因为以前主要是坐轮渡,难得通勤时间得两个多小时,直接缩短到了30分钟,而且他们轮渡也挺有意思的,有一少部分轮渡,他还要经停一下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你看现在都整成这样了,很显然,他不能在轮渡尽量是有一条海底隧道,那是最好的。两国政府把隧道项目,就交给了芬兰湾公司来负责。2019年的时候,和我们中铁签订了一个意向书,计划在2024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当然我们要是做这么一个项目来说,以中铁的实力,那是肯定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但是项目,却因为两国他们自己的原因搁置了。而搁置的原因里边,他肯定有他们的财政能力,环保等等因素,但主要的是政治因素,尤其是俄乌冲突这一爆发,欧洲就形成了一个反俄,反中的政治统一战线,这项目那肯定就是黄了。

芬兰和我们有不少的合作与往来,这和俄罗斯的关系也比较微妙,所以他们在处理时候,那是比较谨慎的。而波罗的海三小国的爱沙尼亚,那是坚决反俄的,他们的立场鲜明度,仅次于立陶宛,所以在项目上,就非常激进的排除了中铁,但是他们声调是慷慨激昂的,嘴上再硬都好,可现实,是摆在那的,两国在技术和施工能力上,他没有能力去建隧道。英法那边但也确实有技术,可是技术,已经不如我们中铁了。


而且英法要搞这么个隧道,造价就几乎成了天价,而隧道对于两国来说又非常的重要,芬爱海底的隧道建设,可以为两国提供两2.6万的工作岗位,甚至还多,而且建成之后,每天就有数万人要去往返,那就分别为芬兰和爱沙尼亚,增加了26亿欧元和6亿欧元的GDP。数字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多,但你想想,这俩国家都不大,就数字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也是够大的,所以他们现在,调过头来再和我们接触,这确实算是一个大单了。


但是以今天的局势,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以今天的局势而言,那接单未必是合适,现在的政治环境,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恶化了。美国的彭博社就发表过文章,把隧道项目和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在一起了,就暗示芬兰和爱沙尼亚两国政府,不要陷入麻烦之中。在美国的眼中,中国的影响力到达波罗的海,可是不得了了,而海底隧道,它就是象征之一,中国就会赢得某种胜利,严重冲击美国已经建立起来的反中政治统一战线。如果说这项目实施,美国有太多的办法,把这项目给玩黄搞黄了,甚至给搞残了,总之破坏的办法多了去了。轻一点的,他们就是利用的欧洲的反中势力,或者白左那些,或者是那些环保团体什么的,给你天天整点这事那事出来,阻挠隧道的建设,再给你惹出一堆的麻烦,让你的事情进行不下去。实在是还不行的话,那美国,他是敢亲自下手的。

对德国来说,很重要的北溪输气管,那美国都敢炸,还有什么他不能干的?美国你让他修个隧道,他是弄不起来的,他建不起隧道,可是他要想毁隧道,那没什么问题。由此可见,项目的风险是越来越大,当初其实咱们也有一层用意,是为了中欧的自贸协定,但这事现在也黄了,那这层意义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时过境迁,政治风险已经远远,大于经济上的风险。客观的说,如果说,没有咱们中国,估计,再给他们100年,芬兰和爱沙尼亚也建不出来这条海底隧道,所以就让他们自己玩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