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公众号执法专栏——“E图E事”栏目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本市生态环境执法(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系统开展党建引领、执法工作、队伍建设、执法大练兵等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
在繁华的城市街巷中,沿街商铺既是便民生活的服务窗口,也是城市活力的生动注脚。而当商居共生的和谐氛围被设备异响打破时,杨浦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用速度与温度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承诺。
近日,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延吉中路某商铺附近持续发出刺耳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杨浦大队执法人员闻令而动,快速完成“双线响应”——既在第一时间致电市民精准掌握诉求细节,又选派执法骨干兵分两路沿街排查噪声源。凭借丰富的信访处置经验,执法人员将排查重点锁定在安装排风设备的商铺,最终在毗邻居民区的一处商铺平台,发现了“罪魁祸首”——一台轴承松动的故障风机。
“这台设备离居民楼直线距离不足15米,机械振动叠加回声效应,确实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居住品质。”执法人员在耐心向商户负责人做好专业解释的同时,以“三到位”的原则推动问题解决:技术整改到位,立即联系设备厂家开展专业检修;时段管控到位,明确要求午间及夜间时段停止设备运行;长效维护到位,指导建立设备保养台账与季度检测制度。从接到投诉到完成降噪改造,仅用时48小时便让困扰居民的“嗡嗡”声归于宁静。
更令周边群众暖心的是,执法部门在解决问题后并未止步。通过搭建“商居共治”微信群,让12家沿街商户与3个居民小区实现实时沟通,既畅通了民意反馈渠道,也增强了商户自治意识。如今,定期巡查的网格员、主动报备设备检修记录的商户和善意提醒的邻里,共同构筑起守护城市声环境的立体“屏障”。
一桩噪声投诉的圆满解决,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在商居共生的城市空间里,杨浦大队始终以专业执法架设理解之桥,用长效机制守护安宁生活,让市井烟火与静谧栖居和谐共生。
供稿:杨浦大队
编辑:张玉洁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