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美丽沙分校学生在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课。资料图片

  3月28日,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通三周年之际,教育部在京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为主题,举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

  透过这场部署会和相关活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和前景更加明晰。

  牢记立德树人

  促进全面发展

  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谈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有些问题要分清楚。”“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

  哪些是教育不能丢掉的“最基本的”?从部署会的工作部署和活动安排,可见端倪。

  比如,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部署会上强调:“必须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服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动摇。”

  无论人工智能开发什么样的应用场景,推出什么样的工具手段,建设什么样的平台载体,最终都是要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部署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为题,为人工智能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讲授第一讲。他鲜明指出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隐患:“现实中,如果学生依赖AI,就容易导致思维懒惰,缺乏独立思考、权衡判断的意识与能力,容易让AI‘牵着鼻子走’。”

  “科技发展‘两面性’是普遍规律,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关键是要把握好方向、控制好力度,追求技术与价值的平衡。”徐坤提醒。

  部署会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人工智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定位、方向、方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技术为我所用,方能海阔天空。在数字化大潮中,教育战线更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

  勇于改革创新

  优化能力结构

  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必须勇于改革创新。

  阅读,是最古老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活动之一,有着极其成熟的教学模式。人工智能该如何赋能“新阅读”?

  会上,北京四中北海校区教师夏鹏分享了师生们的探索。针对青少年学生阅读特点,学校精心打造以线下阅读为基础、线上阅读为拓展的全方位、立体化阅读生态。“线下纸质书籍以其特有的墨香与触感,赋予学生沉浸式深度思考的空间。线上图书资源库,以海量文本、多媒体互动及智能检索功能,突破时空限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热情。”夏鹏介绍。

  当“最古老”也能在“最新潮”里迸发“新活力”,教育战线无疑应该更加自信,全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

  而在这一过程中,干部、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

  部署会提出,必须优化能力结构,学校管理者要提升数字化领导力和驾驭力,广大教师要提升数字教学能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塑造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素养能力。

  在授课中,徐坤表示,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素养之一,“其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认知,还包括思维层面的能力、情感层面的态度和价值层面的判断,真正的人工智能素养是内外兼修的统一体,既要‘懂技术’,也要‘懂教育’,更要‘懂人心’”。

  拥抱新技术、提升新素养,教育者、学习者一个都不能少,唯有全力以赴,方能构建共生、共学、共研、共创的未来教育新格局。

  构建“三大中心”

  “建”“用”良性互动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3年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高质量数字教育平台。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如何进一步找准定位,优化升级,更好发挥支撑和服务作用?

  部署会给出构建“三大中心”的明确方向:构建高质量国家资源中心,打造国家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构建国家教育服务中心,打造国家公共教育服务平台;构建人人可学的终身学习中心,打造国家终身教育平台。

  对此,今天正式发布上线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有着鲜明体现。

  ——新上线一批教学资源,其中中小学平台新上9161节、智慧职教平台新上6560节、智慧高教平台新上15111节;

  ——新增12项政务服务事项,形成八大类、51项政务服务;

  ——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功能全面智能升级,白泽智慧学伴、AI智能搜索、AI视频总结、AI视频导航四大智能应用正式上线。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部署会强调,要强化内容建设和育人导向,完善“建”与“用”的良性互动机制。

  会上,海南省教育厅、青海省教育厅展示了“建”“用”良性互动的丰硕成果。

  比如,在海南省文昌市,通过“国家平台+同步课堂”模式,累计推送城乡共享课程1.2万节,乡村教师下载使用率达92%;全市乡镇学校音体美课程开课率从58%提升至97%,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距不断缩小。

  比如,青海聚力破解“网络弱、设备缺、运维难”等瓶颈,集中力量为32个县区188所学校配备计算机教室和校园网络。农牧区学生和教师每百人访问国家平台量分别为8.03万、27.9万,环比高出67.3%、19.7%。

  建强建优质、多用多磨合,“两条腿”走路的国家平台,步伐愈加坚实有力,行稳致远。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29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高毅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