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一家芒市特色小吃
尝鲜餐厅 | 新兴路
傲客自费试吃1148家 尝鲜评级通过第607家
北京时间2025.4.28,14:24分,我正坐在高层办公室写着关于芒海这个与缅甸接壤的边境小镇的特色食物。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办公桌正上方的吊灯开始大幅度地摇晃,地震了!
震感过去许久,我仍惊魂未定,双手有些轻微颤抖地继续敲打着键盘,努力把思绪拉回这家从热带自由生长而来的边境小吃店。
第一次来「哼哼」的时候吃了闭门羹,那大概是一年前的8、9月份,紧闭的卷帘门上贴着“回老家采胭脂果”的纸条,直到最近天气逐渐热起来,才又一次想起来吃。
几个年轻人经营的小店,在清净的背巷里。就餐氛围轻松,营业时间也看似随意,每周一是留给自己放松喘息的间隙,其余几天何时打烊,全看当天准备的食材几点卖完。
不过在食材的选择上,有着超乎年纪的谨慎用心。从老板话痨式的朋友圈看到每天早起去菜市场选购、乃至跑机场接新鲜食材的证据,早早售罄的原因有迹可循。
各种适宜凉拌的蔬菜,焯水断生的洋芋、花菜;脆口的芋头粉、龙须菜;独具云南特色的折耳根、薄荷······任何形式的自选菜,每次告诫自己每样少夹一点,最后仍会是惊人的一大盘。
多少菜多少调味料,在拌过无数盆菜之后,比例都深谙于心。看似不经意且有章法地翻揉抓拌,拌菜还未入口刺激感官,便是掩不住的云南野性气息。
抱着凉菜酸麻辣的口味先入为主,芒海拌菜竟是出乎意料的口味。拌菜酱的风味突出,有些许类似腐乳的香辣,再加入煸炒至糊香的灵魂花生碎,不会一口惊艳,是要多尝几口,徐徐道来地耐吃云南低脂沙拉。
相比之下,傣味舂鸡脚的风味来得更直接一些,明晰的酸辣里有浓重但不宣兵夺主的甜,云南人总是很擅长在一道料理里同时融合多种味型,让人直呼重口味又欲罢不能。
在木槌起落间,鸡爪舒展成形状各异的花,柔韧的筋仍完整地连接着绽开的皮和骨,这样的鸡脚能最大程度将调味的蔬菜、酱料之味吸收,酥烂好入口。配菜里的莲花白好似冰镇过后般爽脆,清甜解腻。
芒市人的饮食智慧在于讲究味觉的平衡,在重口食物的尖锐刺激过后,舀一勺温润的牛肉圆子汤,舒缓辣椒等辛香料对肠胃的刺激,是急风骤雨后,如春风过境的安宁。
不规则的手打牛肉丸瓷实地在勺子上颤动,小小的个头,咬破的瞬间虽没有极度充盈的汁水,但油润的牛肉香气在口中久久弥散。
蘸着酸辣酱就像一个向来乖巧的齐肩发女孩,偶然扎起高马尾,多了几分俏皮模样。整颗送入口中,要强地和牙齿对抗,弹韧有生命力。
汤里作为陪衬的几块血旺,也令我影响深刻。在吃过无数火锅店科技满满的血旺后,这种自然本真、新鲜的味道显得尤为珍贵,我将其统称为“小时候的味道”。口感嫩滑、内部气孔结构密布,好吃程度媲美牛肉圆子。
一份顶饱的裹卷粉,就是都市丽人们在「哼哼」午饭的主食了,吃完它,今日的碳水摄入便达标了。
足量的豆芽和韭菜青黄相交,隐约透出稍微有些厚实的大张卷粉皮,但凡再薄个分厘,馅料就要从卷粉皮里绽出。卷粉皮软糯透着淡淡米香、内馅是突出的花生碎和辣椒油香,就是到后来几乎是要在菜里找皮吃(hahaha~)
细数了一遍哼哼的吃食,都是我对芒市的常规认知。那店里这杯酸木瓜辣椒冰才真正拓展了我对芒市的了解,这样的组合搭配怎么算不上离经叛道呢。
竟意外地很和谐且特别耶!开始你会被冰凉的口感和生木瓜的清爽麻痹,“不辣”的错觉虚晃你一枪。等你反应过来,辣椒给人的痛感早已抵达上颚和喉咙的深处,即便如此,还是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饮下。
牛油果在其后出场,有些弱了声势。即便没有出差错地稳定发挥,口感顺滑醇厚,也会觉得落入平庸。这怪不得它。
芒市如气候一般热情的食物,对于深处其外的人感官的刺激像突如其来的震波,只有亲历过、身处其中的人才能分清好恶、悲喜相通。在安宁没有波澜的日子里,尽情吃想吃的食物、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吧!
糊辣子·景洪凉拌 | 穿金路
阿妈景洪凉拌 | 锦悦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