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8日讯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生命源于自然回归自然,海葬、树葬等生态葬如今被越来越多人接受。3月28日,“礼安齐鲁·生命礼赞”青岛海葬启动仪式暨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在青岛市殡仪馆举行,旨在充分展示青岛市绿色殡葬发展成果,嵌入式开展生命文化教育,促进殡葬事业与社会公众的良性沟通,擦亮“礼安齐鲁”服务品牌。

本次活动共分为集体观摩、生命文化教育、海葬仪式、出海海葬四个环节。参加活动的人员近距离参观了青岛市殡仪馆的业务大厅、家庭追思礼厅、文明祭奠等场所,深入了解了公开服务项目、殡葬惠民政策和管理制度。随后,来自45个家庭的100位逝者家属参加了在海葬广场举行的2025年清明节海葬启动仪式,共同缅怀逝去的亲人。仪式结束后,家属们领取鲜花、手套和登船证,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上车前往码头。

在登船后,“海之情”海葬服务团队的工作人员们为家属演示讲解海葬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现场演示了线绳垂吊可降解骨灰坛的操作过程,为活动提供了秩序引导、家属抚慰、后勤保障等暖心服务。2024年,青岛市聚焦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培树了以市殡仪馆生态人文公园为代表的10个省级“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生态安葬试点项目,鼓励群众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推动形成了节地生态安葬新风尚。

在节地生态安葬不断推进下,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与山海为伴、徜徉在碧海蓝天之下。“海之情”服务团队每年为2500余位逝者进行生态安葬,让逝者安居在蓝天之下、魂归于千顷碧波,目前已经与西安、呼和浩特等多个城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1991年10月31日至今,34年来已累计完成海葬骨灰约3.3万具,为国家永久节约土地150余亩,为岛城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最初的观望迟疑到如今的积极参与,海葬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的选择。今年初就有1700位逝者家属报名参加海葬活动,我们也将根据天气情况分批分期组织海葬仪式,向他们做最后的告别。”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海春表示。

山东省民政厅、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民政局等相关领导,部分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政协委员参加此次活动。

闪电新闻记者 辛鹏 青岛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