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李富民 李一凡
“白事吃饭怎么办,一碗烩菜最简便。”自2022年起,定西市以“文明简约办丧事”为突破口,聚焦殡葬领域移风易俗难题,通过制定标准、压实责任、典型示范等举措,创新推广“一碗烩菜办丧事”模式。这一从基层实践中提炼的文明新风,不仅在全市范围内蔚然成风,更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定西经验”。
“过去办一场丧事,全家都得脱层皮!”岷县茶埠镇耳阳村村民方金寿回忆道。过去,当地治丧周期长达7至10天,酒席动辄十几桌,烟酒礼炮开销巨大,一场丧事花费5万元以上是常态。这种“人情债”让群众苦不堪言,却又陷入“不办没面子”的怪圈。
定西推行“一碗烩菜办丧事”。(图片由定西市文明实践办提供)
如何打破“面子关”与“攀比心”的枷锁?定西市文明实践办深入基层调研,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问题作为突破口,在总结部分乡村丧事简办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碗烩菜办丧事”理念,并写入《定西市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攻坚年行动方案》,在全市推行。
这一创新实践既保留了传统治丧仪式的庄重感,又以“一人一碗烩菜”的形式杜绝了铺张浪费。岷县西寨镇下三族村党支部书记郭小飞说:“过去村民互相攀比,酒席越办越大。现在简办丧事,既节省开支又减轻负担,群众都拍手叫好。”
为确保移风易俗长效化,定西市同步出台配套措施:将治丧时长控制在3天以内,农村白事礼金不超过100元,全面禁止治丧活动中吸烟;建立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通过“道德银行”积分奖励、“红黑榜”公示等机制,实现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相结合。
定西农村丧事简办,推行“一碗烩菜办丧事”。(图片由定西市文明实践办提供)
“面子关”的破除带来显著社会效益。安定区巉口镇巉口村党支部书记孛进刚算了一笔账:“如今,酗酒滋事、赶场赌博现象大幅减少,群众把精力转向产业发展。我们的村风民风明显改善,大家开始比拼谁更孝敬老人,谁在增收致富上走在前列。”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定西市累计简办丧事16023起,占比达94%,治丧时长普遍缩短至3天以内。一碗看似简单的烩菜,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改变着陇中大地的传统习俗,绘就了新时代乡村文明新图景。
来源:文联陇西〡编辑 整理: 掌上陇西
【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征稿邮箱:50169220@qq.com
合作请添加小编微信号:zhangshanglongxi
掌上陇西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广告发布|便民信息|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