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宇文直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所以当年兄弟俩才能联手和自己的母亲配合杀掉了宇文护。
但是公元574年,宇文直却在宇文邕外出巡视期间攻打皇宫,意图篡位。但因为尉迟运恪尽职守,宇文直攻打皇宫没有得手只能逃跑,结果被宇文邕抓回来杀掉了。
为什么宇文直会谋反?我们今天一起来读一读《资治通鉴》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
《资治通鉴》原文
高宗宣皇帝上之上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壬辰,公元五七二年)
秋,七月,遣使如周。
齐使领军封辅相聘于周。
辛未,周使司城中大夫杜杲来聘。上谓之曰:“若欲合从图齐,宜以樊、邓见与。”对曰:“合从图齐,岂弊邑之利!必须城镇,宜待得之于齐,先索汉南,使臣不敢闻命。”
冬,十月,庚午,周诏:“江陵所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
辛未,周遣小匠师杨勰等来聘。周绥德公陆通卒。
十一月,庚戌,周主行如羌桥,集长安以东诸军都督以上,颁赐有差。乙卯,还宫。以赵公招为大司马。
壬申,周主如斜谷,集长安以西诸军都督以上,颁赐有差。丙戌,还宫。
庚寅,周主游道会苑,以上善殿壮丽,焚之。
十二月,辛巳,周主祀南郊。
乙巳,周以柱国田弘为大司空。
乙卯,周主享太庙。
是岁,突厥木杆可汗卒,复舍其子大逻便而立其弟,是为佗钵可汗。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其东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之子为步离可汗,居西面。周人与之和亲,岁给缯絮锦彩十万段。突厥在长安者,衣锦食肉,常以千数。齐人亦畏其为寇,争厚赂之。佗钵益骄,谓其下曰:“但使我在南两儿常孝,何忧于贫!”
阿史那后无宠于周主,神武公窦毅尚襄阳公主,生女尚幼,密言于帝曰:“今齐、陈鼎峙,突厥方强,愿舅抑情慰抚,以生民为念!”帝深纳之。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五年(癸巳,公元五七三年)
甲寅,周太子赟巡省西土。
壬戌,周遣司会侯莫陈凯等聘于齐。
三月,己卯,周太子于岐州获二白鹿以献,周主诏曰:“在德不在瑞。”
夏,四月,己亥,周主享太庙。
丁丑,周以柱国侯莫陈琼为大宗伯,荥阳公司马消难为大司寇,江陵总管陆腾为大司空。琼,崇之弟也。
壬子,周皇孙衍生。
丙辰,齐使开府仪同三司王纮聘于周。
壬午,周太子赟纳妃杨氏。妃,大将军随公坚之女也。
太子好昵近小人,左宫正宇文孝伯言于周主曰:“皇太子四海所属,而德声未闻。臣忝宫官,实当其责。且春秋尚少,志业未成,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护圣质,犹望日就月将。如或不然,悔无及矣!”帝敛容曰:“卿世载鲠直,竭诚所事。观卿此言,有家风矣。”孝伯拜谢曰:“非言之难,受之难也。”帝曰:“正人岂复过卿!”于是以尉迟运为右宫正。运,迥之弟子也。
帝尝问万年县丞南阳乐运曰:“卿言太子何如人?”对曰:“中人。”帝顾谓齐公宪曰;“百官佞我,皆称太子聪明睿智。唯运所言忠直耳。”因问运中人之状。对曰:“如齐桓公是也: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帝曰:“我知之矣。”乃妙选宫官以辅之。仍擢运为京兆丞。太子闻之,意甚不悦。
癸巳,周主集群臣及沙门、道士,帝自升高坐,辨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为次,释为后。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六年(甲午,公元五七四年)
春,正月,壬戌朔,周齐公宪等七人进爵为王。
己巳,周主享太庙;乙亥,耕藉田。
丁酉,周纪国公贤等六人进爵为王。
乙卯,周主如云阳宫。
丙辰,周大赦。
庚申,周叱奴太后有疾。三月,辛酉,周主还长安。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命太子总厘庶政。
卫王直谮齐王宪于帝曰:“宪饮酒食肉,无异平日。”帝曰:“吾与齐王异生,俱非正嫡。特以吾故,同袒括发。汝当愧之,何论得失!汝,亲太后之子,特承慈爱;但当自勉,无论他人。”
夏,四月,乙卯,齐遣侍中薛孤康买吊于周,且会葬。
五月,庚申,同葬文宣皇后于永固陵,周主跣行至陵所。辛酉,诏曰:“三年之丧,达于天子。但军国务重,须自听朝。衰麻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百僚宜依遗令,既葬而除。”公卿固请依权制,帝不许,卒申三年之制。五服之内,亦令依礼。
壬子,周更铸五行大布钱,一当十,与布泉并行。
戊午,周立通道观以壹圣贤之教。
秋,七月,庚申,周主如云阳,以右宫正尉迟运兼司武,与薛公长孙览辅太子守长安。
初,帝取卫王直第为东宫,使直自择所居。直历观府署,无如意者;末取废陟屺寺,欲居之。齐王宪谓直曰:“弟子孙多,此无乃褊小?”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论子孙!”直尝从帝校猎而乱行,帝对众挞之。直积怨愤,因帝在外,遂作乱。乙酉,帅其党袭肃章门。长孙览惧,奔诣帝所。尉迟运偶在门中,直兵奄至,手自阖门。直党与运争门,斫伤运指,仅而得闭。直久不得入,纵火焚门。运恐火尽,直党得进,取宫中材木及床榻以益火,膏油灌之,火转炽。久之,直不得进,乃退。运帅留守兵,因其退而击之,直大败,帅百馀骑奔荆州。戊子,帝还长安。八月,辛卯,擒直,废为庶人,囚于别宫,寻杀之。以尉迟运为大将军,赐赉甚厚。
丙申,周主复如云阳。
九月,庚申,周主如同州。
甲寅,周主如蒲州;丙辰,如同州;十一月,甲戌,还长安。
《资治通鉴》译文
陈宣帝太建四年(壬辰,公元572年)
秋季七月,陈宣帝派使者去北周。
北齐派领军封辅相到北周聘问。
辛未(初二),北周派司城中大夫杜杲来陈朝聘问。宣帝对他说:“如果要和我国联合起来谋取北齐,应该把樊、邓二州让给我们。”使者回答说:“联合起来谋取北齐,难道仅仅是敝国一国的利益!贵国一定要城镇,应该从北齐那里去得到,先要索取汉南一带地方,我作为使臣不敢传达这个要求。”
冬季,十月,庚午(初二),北周诏令:“在江陵俘虏充当官府奴婢的,全部赦免为百姓。”
辛未(初三),北周派小匠师杨勰等来陈朝聘问。
北周绥德公陆通去世。
十一月,庚戌(十二日),北周国主巡行去羌桥,召集长安以东军队中都督以上的官员,按情况分别给予赏赐。乙卯(十七日),回宫。任命赵公宇文招为大司马。
壬申(疑误),北周国主去斜谷,召集长安以西军队中都督以上的官员,分别给予赏赐。丙戌(疑误),回宫。
庚寅,北周国主到道会苑游玩,因为上善殿壮丽,将它焚毁。
十二月,辛巳(十三日),北周国主到南郊祭天。
乙巳(初八),北周任命柱国田弘为大司空。
乙卯(十八日),北周国主到太庙祭祀。
这一年,突厥木杆可汗去世,不立他的儿子大逻便而立弟弟,就是佗钵可汗。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治突厥的东部;又任命弟弟褥但可汗的儿子为步离可汗,统治突厥的西部。北周和突厥和好亲睦,每年送给他们丝织的采缎十万段。在长安的突厥人,穿锦吃肉的常以千计。北齐也怕突厥入境骚扰,争着用厚礼贿赂他们。佗钵可汗更加骄傲,对部下说:“只要在南面的两个儿子经常孝敬我,我就不怕贫穷!”
阿史那后得不到北周国主武帝的宠爱,神武公窦毅娶襄阳公主为妻,女儿还小,秘密对武帝说:“现在北齐和陈朝鼎足而立,突厥势力正在强盛之际,希望舅父能够忍耐,加以劝慰安抚,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武帝对他的话深表同意予以采纳。
太建五年(癸巳,公元573年)
甲寅(十八日),北周太子宇文赟巡察西部的疆域。
壬戌(二十六日),北周派司会侯莫陈凯等人到北齐聘问。
三月,己卯(十三日),北周太子在岐州捉到两只白鹿献给武帝,北周武帝下诏说:“在品德不在祥瑞。”
夏季,四月,己亥(初四),北周国主到太庙祭祀。
丁丑(十二日),北周任命柱国侯莫陈琼为大宗伯,荥阳公司马消难为大司寇,江陵总管陆腾为大司空。侯莫陈琼是侯莫陈崇的弟弟。
壬子(十八日),北周的皇孙宇文衍出生。
丙辰(二十二日),北齐派开府仪同三司王纮到北周聘问。
壬午(十九日),北周太子宇文赟纳杨氏为妃。杨妃是大将军随公杨坚的女儿。
太子喜欢和小人亲昵接近,左宫正宇文孝伯对北周国主武帝说:“皇太子受到天下的注目,但没有听到他品德的名声,臣有愧于担任宫官,实在应该由臣负责。况且皇太子年纪还小,志向和学业还不成熟,请陛下精选正派人,作为他的良师益友,调理培养皇太子的素质,希望他每天每月有所进步。如果不这样,后悔就来不及了。”武帝正容肃然起敬说:“你世代为人鲠直,忠于职守。听到你这番话,可见你的家风。”宇文孝伯拜谢说:“说这话并不难,难在接受这番话。”武帝说:“正派人哪有超过你的!”于是任命尉迟运为右宫正。尉迟运是尉迟迥的侄儿。
武帝曾经问万年县丞南阳人乐运说:“你说皇太子是怎样一种人?”乐运答道:“是中等人。”武帝回头对齐公宇文宪说:“百官花言巧语谄媚我,都说皇太子聪明有特殊的才智。只有乐运的话忠诚坦率。”并向乐运询问中等人的样子。乐运答道:“像齐桓公就是中等人;管仲为相就可以使他成就霸业,竖貂辅政就会使国家混乱;可以使他为善,也可以使他为恶。”武帝说:“我明白了。”于是精选宫官辅助皇太子,提拔乐运当京兆丞。皇太子听说后,心里很不高兴。
癸巳(初二),北周国主召集群臣和僧人、道士,自己登上高坐,辩论三教次序的先后,以儒教为第一,道教其次,佛教最后。
太建六年(甲午,公元574年)
春季正月,壬戌朔(初一),北周齐公宇文宪等七人进爵为王。
己巳(初八),北周国主到太庙祭祀;乙亥(十四日),到藉田举行耕种仪式。
丁酉(初七),北周纪国公宇文贤等六人进爵为王。
乙卯(二十五日),北周国主去云阳宫。
丙辰(二十六日),北周大赦全国。
庚申(三十日),北周的叱奴太后生病 。
三月,辛酉(初一),北周国主武帝回长安。癸酉(十三日),叱奴太后去世。武帝住在居丧的房子,早晨和晚上只吃很少的饭。群臣上表请求武帝不要缩食,几十天以后才停止。命令太子总管各项政务。
卫王宇文直对武帝诬陷齐王宇文宪说:“宇文宪饮酒吃肉,和平时一样。”武帝说:“我和齐王是异母所生,都不是正宗嫡子,由于我的缘故,一起为太后服丧。你应当感到羞愧,谈不到什么得和失!你,是太后的亲生儿子,特别受到她的慈爱;你应当自勉,不要去议论别人。”
夏季四月,乙卯(疑误),北齐派侍中薛孤康买到北周吊唁叱奴太后去世,并参加葬礼。
五月,庚申(初一),北周在永固陵葬文宣皇后;北周国主赤脚走到陵地。辛酉(初二),下诏书说:“三年之丧,天子也要遵守。但是国事军事很繁重,必须亲自上朝听政。对丧服的规定,居丧处所的礼仪,一律遵照以前的制度,以表明我对太后无穷的思念。百官应该遵照过去的规定,太后埋葬以后就可以脱掉丧服。”王公百卿坚持请求武帝临时改订丧礼的规定,武帝不准,最后重申服丧三年的制度。凡属于丧服之内的亲疏五等,都按丧礼规定的五种服丧时间执行。
丙子(十七日),北周禁止佛教、道教,把佛、道经典及偶象全部销毁,取缔僧人、道士,命令他们还俗。并禁止所有滥设的祠庙,不是祀典记载中列名的人物,全部废除祭祀。
壬子(二十三日),北周改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和布泉一同流通。
戊午(二十九日),北周建立通道观以统一圣贤的政教。
秋季七月,庚申(初二),北周国主武帝去云阳,任命右宫正尉迟运兼司武,和薛公长孙览辅助太子镇守长安。
起初,北周武帝征收卫王宇文直的王府为东宫,让宇文直自己挑选居住的地方。宇文直看了所有府署的房子,没有一处中意的;最后选中荒芜的陟屺寺,要在那里居住。齐王宇文宪对宇文直说:“弟弟的子孙很多,这个地方岂不小了些?”宇文直说:“自己单身一人尚且得不到容纳,还谈什么子孙!”宇文直曾经跟随武帝到野外围猎时扰乱行列,被武帝当众鞭打,宇文直积下怨恨,当时武帝在外,他便聚众作乱。
乙酉(二十七日),宇文直率领党羽袭击肃章门。长孙览惧怕,逃奔到武帝那里。尉迟运恰好在肃章门里,宇文直的士兵突然来到,尉迟运用手将门关上。宇文直的党羽和尉迟运争夺大门,用刀砍伤尉迟运的手指,宫门刚刚能够关上。宇文直进不了门,便放火焚烧肃章门。尉迟运恐怕火焰息灭,宇文直的党羽得以进入门内,便取来宫中的木材和床榻投入火中加大火势,还用油脂灌浇,火势越加炽烈。过了很久,宇文直还是无法进入,于是退走。尉迟运率领留守的士兵,见他们退走而追击,宇文直大败,率领百余名骑兵逃奔荆州。戊子(三十日),武帝回长安。八月,辛卯(初三),捉到宇文直,将他废为百姓,囚禁在别的宫里,不久后将他杀死。任命尉迟运为大将军,赏赐他很多东西。
丙申(初八),北周国主再次去云阳。
九月,庚申(初三),北周国主去同州。
冬季,十月,丙申(初九),北周派御正弘农人杨尚希、礼部卢恺到陈朝聘问。卢恺是卢柔的儿子。
甲寅(二十七日),北周国主去蒲州;丙辰(二十九日),去同州;十一月,甲戌(十八日),回长安。
关于这段的历史解读请参看本公号同期发布文章: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一起探讨感兴趣的历史教育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