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3日,德国汉堡绿党亲手炸掉了莫尔堡发电厂,这座德国最后一座现代化的崭新煤电厂。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015年,在汉堡市长舒尔茨任内,这座超临界煤电厂启动建设;如今,又在他德国总理任内,被轰然炸毁。这一建一炸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莫尔堡发电厂从诞生之初,就命运多舛。投产伊始,便深陷绿党以及各路环保NGO的围追堵截。这些势力打着环保的旗号,不断对电厂进行骚扰和阻挠,导致电厂始终未能真正并网持续发电 。耗费30亿欧元巨资打造的电厂,就像一个被束缚的巨人,无法施展拳脚。其东家瑞典Vattenfall不堪其扰,萌生去意,准备将其出售。而如今,德国竟又花费大量资金,亲手将这座本还有潜力的电厂炸掉,这一行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慈禧太后拆除铁路的荒唐之举。在那个时代,铁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却被慈禧太后视为洪水猛兽,惨遭拆除。
如今,德国绿党主导炸毁煤电厂,和慈禧拆铁路如出一辙,都是在阻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德国并非资源充足、电价低廉,可以任性地进行所谓的“环保实验”。恰恰相反,当下德国工业制造业正因资源不稳定、电价高,陷入去工业化的困境 。在这个节骨眼上,炸掉煤电厂,无异于给本就艰难的德国工业雪上加霜。
再把目光投向欧盟。欧盟一直试图进行大改革,重振制造业,然而内部矛盾重重,对中美俄等大国缺乏统一意见,改革推进举步维艰 。德国作为欧盟的核心国家,不仅未能起到稳定局面的作用,反而在绿党的推动下自废武功。欧盟尤其是德国放弃煤电技术,不仅无法向外输出相关技术,自身也不再发展煤电,导致超超临界煤电技术领域,东方大国后来居上。
德国这一系列“对自己动刀子”的行为,为欧洲右翼的崛起埋下了伏笔。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促使他们将希望寄托于右翼势力,寻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指望欧洲各国能抱团重整军备,简直是天方夜谭。如今,俄罗斯、乌克兰、欧盟和美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各方都还深陷自身的困境之中。
德国炸掉煤电厂这一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欧盟在发展过程中的盲目与短视。笔者有预感,这一场闹剧不会是最后一次,而且很有可能今后还会越来越多。
不信打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