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笔者一直都想知道一件事,如果惹出来一个巨大的烂摊子,那应该如何收场?现在的乌克兰局势给了我答案。资深军迷应该都知道,俄军在战争中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在付出巨大伤亡损失代价后,依然能保持旺盛斗志,从而在战争末期时将敌人彻底打垮,甚至实现“大纵深战役”的快速推进。此次俄乌交战也是一样的。
俄乌两军战线变动
目前,俄乌已经在美国的斡旋下进入了谈判周期,留给战争的空间和时间都不会很多,于是俄军继续发扬战争末期大攻势的传统,在乌克兰战场的南北两条战线上启动了同步进攻。先看北线,自3月初,俄军彻底夺回库尔斯克丢失领土后,俄军于3月中旬开始大规模攻入同库尔斯克接壤的乌克兰苏梅州境内,经过连续激战,目前已经拿下巴西夫卡、朱拉夫卡、诺文科、韦谢利夫卡等村镇,拉开一条长达27公里的战线,打进乌克兰境内纵深接近10公里。
俄军取得了新进展
俄军在这个方向进攻的主力,主要是第810海军步兵师、第155海军步兵旅、第106空降突击师、第76空降突击师、第83空中突击旅、第18摩托化步兵旅、第45特种旅和部分车臣、瓦格纳部队等。而负责防御的乌军主力则“阵容豪华”,包括第80空中突击旅、第82空中突击旅、第95空中突击旅、第47机械化旅、第92突击旅、第115旅、第41机械化旅、第36海军步兵旅、第21机械化旅等俄乌战场上常见的乌军王牌部队,可谓是精锐云集了。
防线上的乌军
不过,在俄军的攻势之下,乌军在库尔斯克-苏梅方向付出了惨重代价,据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消息,约有7万多名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损失掉,也就是伤亡7万人,损失坦克、装甲车辆、火箭炮、身管火炮等主战装备4300多件,几支乌克兰主力已经折损得差不多了。而由此也导致了乌军在其他方向没有了精锐部队和预备队的支持,在顿巴斯战线和扎波罗热战线上也都陷入了被动局面。可以说,乌克兰的库尔斯克攻势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
俄军炮击乌军阵地
而在南线的扎波罗热战场,俄军依然延续着攻势,俄军在战前最精锐的第58集团军,近期围绕着卡缅西克市区周边开展了一系列进攻,连续夺取了谢尔巴基、小谢尔巴基、斯捷波韦、派特科哈特、洛布科韦等村子,夺取了卡缅西克东部的几乎所有定居点,即将实现对卡缅西克的半包围。而卡缅西克是乌克兰在扎波罗热战线上,过去的一年之中唯一处于进攻态势的区域,一旦俄军威胁到卡缅西克,扎波罗热方向的乌军攻势也就只能被迫停止。
乌军的战略空间越来越小
在俄乌谈判的阶段,谁处于进攻阶段、谁的攻势凌厉、谁就占据谈判优势。而现在看来,俄军在各条战线连续进攻,摧城拔寨速度很快;而乌军却在各条战线反攻失利,逐渐被俄军压制在狭小的作战空间之内,难以机动防御。由此可见,乌克兰因为加入北约惹出来的这个烂摊子,终于到了该收场的时候了,收场的方式也很简单:彻底放弃幻想、选择接受现实。也许这就是收拾所有烂摊子的,唯一有效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