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期间,长春城内的国民党第60军发动起义,并挟持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投诚。新中国成立后,郑洞国在组织的安排下到北京任职。临行前,他的夫人陈碧莲突然改变了主意,说北京太冷了,不习惯。郑洞国无奈之下独自前往北京,刚落地就收到了陈碧莲的离婚协议书。两人离婚后,陈碧莲很快再嫁,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一场“阴谋”。
陈碧莲
抗日名将,辽沈战役投诚
郑洞国是抗日名将,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场上,郑洞国歼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名扬海内外,却无一次受伤。郑洞国培养了不少精英,孙立人、廖耀湘都曾是他的手下。
郑洞国是黄埔一期生,但这个“天子门生”并不是好当的。为了进入黄埔,郑洞国冒名顶替他人考试,后来被校方查出,所幸没有追究。
抗日战争中,郑洞国作战英勇,先后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战役,打出了抗日名将的名头。
郑洞国(中)与史迪威、廖耀湘
然后再厉害的抗日将领也会在解放战争中折戟,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代表着全国民意的解放军。当时的天下大势已经不是郑洞国能左右的了,作为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在与东北野战军的作战中连连告负,走投无路只能率部投诚。组织也给了他优待,让他担任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郑洞国
赴北京工作,妻子竟因此提出离婚
到北京工作是一件大好事,然后郑洞国的妻子陈碧莲提出了不同意见,说相比于上海,北京实在太冷,不愿意去。
陈碧莲是郑洞国第二任妻子。1930年,郑洞国参加中原大战时收到一个惊人噩耗,妻子感染伤寒不治而亡。。然而生活还要继续,三年之后,郑洞国看望同乡时,与17岁的陈碧莲偶遇。陈碧莲眉清目秀,大方得体,郑洞国看得入迷,对其展开了猛烈的追求。虽然两人相差几十岁,但美女配英雄,很快如胶似漆,喜结连理。
战乱年代,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但感情稳定,在有限的时间里也能拥抱取暖。郑洞国投诚后,曾短暂留在上海居住,与陈碧莲度过了一段甜蜜时光。新中国成立后,组织向郑洞国下发了任职通知,令他到北京参加工作。然而令郑洞国没想到的是,一向支持他的陈碧莲以北京天太冷为由不愿与他共往。无奈之下,郑洞国孤身赴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和妻子团聚。一年之后,郑洞国突然收到陈碧莲的离婚协议书,郑洞国伤心不已,但已无力做出改变,在协议书上签字,了结了这段维系20年的婚姻。
郑洞国、陈碧莲
物是人非,名将至死不愿复合
刚刚和郑洞国离婚,陈碧莲就嫁给了上海一个商人。但陈碧莲的婚后生活过得并不如意,这个商人的企业很快被收归国有,并因资本家的身份逮捕入狱。商人出狱后没了财产,只好携妻返乡,郁郁而终。陈碧莲一介女流,失去了丈夫的庇佑,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郑洞国后来又娶了一个名叫顾贤娟的女人,很是贤惠,对郑洞国的生活照顾得很好。但顾贤娟体弱多病,于1972年离开了人世,郑洞国再次恢复单身。郑洞国一生三段婚姻,最放不下的还是陈碧莲。每次他到上海视察,都会利用空闲时间与陈碧莲见面,不再谈过往,但也能唠唠家常。陈碧莲的丈夫离世后,曾有意无意向郑洞国透露想复合的想法,郑洞国没有搭话。
晚年的郑洞国
顾贤娟离世后,陈碧莲从上海赶到了北京,她也不再嫌北京冷了,再次提出想要和郑洞国的想法,得到了子女们的赞成。然而郑洞国只是带了小女儿去看她,并没有任何想要复合的意思。直到1991年郑洞国在北京病逝,陈碧莲再次来到北京,在葬礼上哭成了泪人。她对郑洞国的孙子说:“我这辈子最值得留恋的时光,就是与你祖父在一起的时光,我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与你祖父离婚。”
郑洞国何曾不想复婚,但他对陈碧莲当年的所作所为难以释怀,无法放下心中芥蒂,感情和信任一旦被破坏,就再无可能修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