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殊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上海文界和政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身兼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红帮五个身份。作为一名特工,他在活动期间提供了德国和苏联的战争部署信息以及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准确战略情报。
袁殊
1945年10月,他秘密转至苏北解放区。到1949年,由李克农调往中央情报机关,负责调研日本和美国的动态。然而,因涉及“潘汉年事件”,在1955年被定罪,判了12年。1967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又被囚禁了8年。直到1975年5月,出狱后被派至农场进行劳动教育。1982年,他的名誉得以恢复和平反,他在1987年11月26日于北京逝世。
他的故事如此开启,1931年,上海这座东方的大都市,在混乱的年代被隐藏的政治阴谋和危险的边缘活动所环绕。在这风起云涌的戏剧舞台上,走出了一位20岁的年轻人,他便是袁殊。在中共特科情报科科长潘汉年与欧阳新(化名王子春)的推荐下,他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开启了他的特工生涯。他以一颗炙热的心,步步前行,走上了他的命运之路。
袁殊
1925年五四运动时,仅14岁的袁殊就成为了孙中山的卫士胡报一的秘书,并顺道加入了国民党。1932年,袁殊在表兄、蒋介石的亲信贾伯涛的引荐下,成功加入了国民党的中统,后来成为中统首领吴醒亚的情报股股长。他的名字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他的才能也开始展现,然而他的生涯才刚刚开始。
没多久,袁殊借助他的堂兄、黄埔一期生贾波涛的推荐,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各类新闻发布活动,并凭借自己精通的日语,结识了在沪上驻扎的日本领事岩井英一,令原已是双重特工的袁殊又跻身为日军的间谍,拥有了第三重身份。因日军情报员的独特身份,袁殊提供的信息既多又精,使他在中统的地位快速提升。
1934年秋季,他的人生遇到了新的转折点。在联络人王子春突然消失的紧急状况下,他在寻找组织的过程中,偶然成为了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的隐秘情报员。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数月后,他的第三国际的身份被军统发现,袁殊接着被逮捕。但他在狱中的生活仿佛在家一般,生活得极为悠闲自在。因为他的家庭富足,人脉广大,他找到陈立夫求助,陈立夫让戴笠出面协调,结果袁殊得以安然无恙。甚至在他父亲离世的时候,袁殊能先回家奔丧,再返回狱中服刑。同时,日本驻上海领事馆也全力营救袁殊,完全把他当作自己人看待。
在1937年初,袁殊回国后重新参与了中统。在与冯雪峰建立联络后,他以非中共党员的特工身份持续向潘汉年输送情报。同年的4月,为了加固自身的防护,袁殊融入了青洪帮,成为了与黄金荣、杜月笙同辈的“通”字辈兄弟。
杜月笙
在同年的6月,戴笠亲自拜访了袁殊,并正式将他列入军统的名单。至此,袁殊的五重身份——中共、中统、军统、日伪、青洪帮——全部具备,他当时26岁。这五重身份的组合,使得袁殊变为了一个极其特殊和复杂的特工,他需要在各类利益集团之间娴熟地维持自己的生存和行动,同时也为中国的抗战贡献了珍贵的情报。
袁殊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生涯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他曾在日本留学的经历让他获得了国民党军统领袖戴笠的赞赏。在潘汉年的知晓和同意下,袁殊被任命为军统局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少将组长。
1938年,日本外务省情报部直接管辖的机构——上海日本总领事馆的“特别调查班”设立,这也是后来“岩井公馆”的前身。该机构由副领事岩井英一引领,成员约十几人,基本都是日本人,袁殊也是其中一员。日本人因为赞赏袁殊的特工表现,特别安排他去日本进行友好的交流。回国后,他又被布置进入了汪精卫政府,成为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这显示了日本人对袁殊的厚重信任。他提出的新亚洲建国运动得到了批准,还担任了日伪清乡团团长,这个职务主要是为了清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游击队。在这样的情况下,袁殊在表面上成了一个超级大汉奸,与汪精卫的地位看起来几乎相等。
袁殊
然而,袁殊却运用这一身份协助中国特工们。他开出了大批的通行证,让他们能在日占区自由往来,甚至直接用日军的直升机将我党驻港的情报人员送回上海。袁殊通过与日本内阁成员的交流,准确预测了日军的战略行动,提前知晓日本不会在西伯利亚与德国共同对苏联发起攻击,使得苏联红军得以安心地调动远东军队,从而保证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时,包括宋庆龄在内的许多国内进步人士陷入了危险之中。然而,袁殊却挺身而出,他从岩井英一手中获得了大量的通行证,成功帮助了超过800人平安离开香港。袁殊的这些行动,无疑展示出他的聪明和勇气,也显现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忠诚。
在这个时期,袁殊在政治的风暴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他的智慧和勇气,展现出了他的特殊才能。然而,他的生涯并未因此而停止,而是继续在复杂的情势中,进行着他的探索和挑战。
在他的间谍生涯中,他曾被曾龙询问关于中共、国民党、日本人的情报工作各自的特点。他的回答是,共产党组织纪律最严明,日本人行事精细,国民党则讲究同乡等人情关系,最容易应对。这种看似简单的描述,实则揭示了袁殊深入了解这三大力量的精髓。他的智慧和勇气使他在这个充满危险和挑战的世界中游刃有余。
袁殊的生涯,充满了艰难和挑战,然而,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他的智慧和勇气,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的故事,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明白,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然而,袁殊的生涯并未就此平静下来。1982年8月,潘汉年平反,他也在10月7日终于等来了平反。然后在10年后的1992年9月29日,袁殊去世,享年82岁。他的生涯,充满了未知和冒险,他的故事,充满了感人和振奋,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向先辈英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