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是一件雅事,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变了味,现实的困境就像揣着传国玉玺进当铺:识货的怕惹祸,不识货的当石头。

1、搞收藏只进不出不长久,可古玩不是白菜,想卖就能卖。识货的买主少得可怜,想捡漏的倒是一大堆。民间平台骗子扎堆,高端市场门槛高得吓人,想变现?难如登天!说到底,好东西只能卖给真懂行的玩家,其他都是白搭。


2、更气人的是,那些练就火眼金睛的行家,钱包比脸还干净。为啥?学费交得太狠!等真练出本事了,兜里早就叮当响了。反倒是那些土豪,雇几个专家当跟班,闭着眼睛买买买,被宰也当交朋友。这世道,没钱连玩收藏的资格都没有。

3、中国现在没几个真的大收藏家。社会太浮躁,专家不靠谱,有钱人不懂行。企业家和收藏家各玩各的,好东西都流到国外去了。以后就得花天价买回来。这不是买卖,这是文化上的败家子行为。

4、专家为啥老被质疑?天天坐办公室写论文,没在市场摸爬滚打过。论资排辈、拉帮结派,真才实学的反而靠边站。


5、几十年到处搞建设,挖出来的宝贝比博物馆收的多得多。为啥不收?专家怕打眼啊!收个假货要担责任,干脆装看不见。

6、保护文物得用真懂行的人,管他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刘邦用韩信,曹操用降将,关键是要能打胜仗。

7、这行当人人都有八百个心眼子。玩"国宝"的笑别人收破烂,眼红的见着好东西就喊假货。你说他假,他说你烂,吵不过就扣帽子,实在不行就人身攻击。说好的交流学习?别做梦了!专家和骗子巴不得你们天天吵架,他们好浑水摸鱼。


8、造假的最会装无辜:"我们做的是工艺品!"转头就吹成出土老货。他们把全国市场都变成了假货批发市场。更绝的是有些玩家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居然说假货让收藏更有挑战性。好嘛,现在市场是"繁荣"了,可老实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9、跟对人很重要。跟好老师学真本事,跟混子学只能当冤大头。老鹰在鸡窝里长大就飞不高,狼跟羊混久了就忘了吃肉。

10、在这个本该最有文化的行当里,却充斥着最没素质的行为。浮躁、攻击、诋毁,都是为了多赚几个钱。要我说,现在玩收藏就别光想着发财了,先把心态放平。


11、市场要净化,得从提高玩家素质开始。喜欢就玩,不喜欢就撤,强求只会更痛苦。别再到处求鉴定、求变现了,学到真本事才是硬道理。

12、最憋屈的是,咱们自己的宝贝,定价权却在老外手里。土豪们以天价拍回"海外回流"为荣,专家们把洋人认证当真理。可咱们的专家对待民间收藏呢?除了嫌弃就是鄙视。

13、收藏这碗饭,看着香,吃着难。玩古玩的都是人精,但人精也分三六九等:有真本事的玩真货,有脑子的跟着行家玩,瞎折腾的最后把自己玩进去。


14、国家应该支持民间收藏,既能保护文物,又能解决就业。老百姓都忙着研究古董,谁还有空管闲事?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

15、就算不靠这个赚钱,提升的文化修养也能让你在其他领域受益。记住:收藏行业正在慢慢变好,沉住气才能笑到最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