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乍暖还寒,这种气候最容易出现流感、过敏等情况,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应对挑战。在传统医学当中,强调要“养阳防风”,现代医学更是提倡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当摄入天然的抗菌成分,这样就能增强免疫屏障。
为啥春季要多吃自带“青霉素”的菜呢?春季昼夜温差大(可达10℃以上),空气湿度升高至65%-75%,形成“风夹湿浊”环境,病原微生物活跃度增强。清代《温病条辨》提出“春分前后,当食青赤之蔬以攘时疫”,即通过食物调节免疫。
研究表明,部分蔬菜含硫化物、大蒜素、萝卜硫素等成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其作用机制类似“天然青霉素”。所以这样的菜遇见的话可以多吃一点。
第一种:蒲公英
蒲公英被誉为是田野里的消炎圣手,嫩叶维生素C含量是番茄的3倍,含蒲公英甾醇、胆碱,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加速伤口愈合。而且它的做法也比较的简单,可以泡茶,也可以直接炒鸡蛋。
做法:蒲公英采摘回来之后,清洗干净,然后把它焯水后与鸡蛋快炒,喜欢吃辣椒的可以来点小米辣提味,中和微苦口感,它特别适合早餐或佐餐来吃,喜欢吃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第二种: 蒜苗
蒜苗被誉为是辛温发散的抗菌先锋,大蒜素含量3.2mg/100g,与鸡蛋中的硒结合可提升免疫球蛋白A分泌量28%。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和鸡蛋炒,也可以搭配这猪肉。
做法:把猪肉切成片,接着放入到锅中去炒,把它炒香之后,放入豆瓣酱,来点小米辣,放入蒜苗,放入生抽,最后来点鸡粉,其香辣下饭,驱寒暖胃,吃起来特别的爽口。
第三种:茴香菜
这个菜被誉为是香气中的免疫卫士,茴香醚可以抑制大肠杆菌,β-胡萝卜素含量是南瓜3倍,促进黏膜健康。在春天的时候,可以来上一点茴香菜,尤其是可以把它拿来包饺子。
做法:把茴香清洗干净,混合虾皮与鸡蛋,制作成为馅料,然后取出饺子皮,把它包起来,这样薄皮大馅,香气浓郁,兼具膳食纤维与蛋白质的茴香菜饺子就制作完成了。
第四种:韭菜
它被誉为是温阳散寒的“起阳草” ,其中硫化物抑制肠道致病菌,膳食纤维调节肠道菌群,缓解春季肝郁。
做法:可以把它和蛏子一块炒,清洗干净之后,切成段,另外蛏子放入油锅中炒,放入一点姜片,最后倒入韭菜,不断的进行翻炒,放入生抽还有盐,接着来点鸡粉,就可以出锅了。蛏肉提供优质锌元素,与韭菜搭配,鲜嫩与辛香互补,增强免疫力。
中医《饮膳正要》提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即通过清淡饮食平衡阳气。现代营养学则强调,春季需补充维生素C、硒等抗氧化物质,同时激活免疫细胞活性。提到的这些自带青霉素的菜,既能抑制病原体,又能通过营养协同作用增强体质,是春季防病的天然屏障。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这些“自带青霉素”的蔬菜遇见多吃,不仅顺应自然规律,更是对健康的投资。从一盘蒲公英炒蛋到一碗茴香饺子,让餐桌成为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最后也助您安稳度过多变的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