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28日,南京城内的原国民革命军第88师司令部挂起了一面陌生的旗帜,日本侵略者操控的伪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此宣告成立。
这个名义上管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及南京、上海两特别市的傀儡政权,实际控制范围仅限于日军刺刀下的沦陷区,其首脑梁鸿志等人不过是日本华中派遣军提线木偶。
这个政权的组建过程充斥着侵略者的算计。早在1937年末,日军就通过26个地方维持会拼凑统治基础,直到次年开春才将梁鸿志推上行政院长的位置。其政权架构看似完整,设有行政、立法两院及议政委员会,但重要职务均由北洋旧官僚充任,如温宗尧任立法院长、陈群掌内政部,这些人在民众中毫无威信,只能靠日本顾问松室孝良少将等人幕后操控。就连所谓的"国歌"都是挪用北洋时期的《卿云歌》,足见其政治合法性的苍白。
为巩固统治,维新政府豢养"新民会""大民会"等汉奸组织,与华北伪政权王克敏之流沆瀣一气。他们配合日军实施经济掠夺,劫收海关税收,成立"华中振兴公司"将交通、矿产等命脉产业拱手让人。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个政权竟将"烟赌娼"合法化,用同胞的血泪滋养侵略战争机器。1938年发行的"华兴券"伪钞,既是经济掠夺的工具,也是瓦解法币信用的毒箭。
随着汪精卫集团投敌,这个以南京原国民革命军第88师司令部为巢穴的傀儡政权,在1940年3月被汪精卫集团收编后逐渐失去独立地位。其行政架构最终融入汪伪体系,首恶梁鸿志改任监察院长,继续协助日军实施物资统制政策直至1945年8月。
1945年深秋,曾在苏州藏匿的梁鸿志被军统特工捕获,押解上海后经公审判处死刑。1946年11月9日清晨,随着提篮桥监狱内一声枪响,这个自诩"三十六宋斋主"的文人政客倒在了刑场血泊中。其覆灭轨迹与伪政权存在时间形成闭环,从1938年3月28日粉墨登场,到1945年8月随日本投降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