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成都市金牛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蒋静主任团队一行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门诊及北京阜诚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病房参观考察,重点学习中西医结合睡眠与心理专科建设经验。


在中医心理科门诊、病房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睡眠与心理专科建设、针灸、中医心理技术(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中医知行疗法等)干预精神亚健康状态等项目中,对汪教授团队形成了“中医心理疏导+现代诊疗技术”融合创新模式给予极高评价与认可。



基层专科建设需求与政策支持

  蒋主任谈及:成都市积极响应国家《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成都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2022年成都市金牛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心身医学门诊,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模式。当前,基层精神卫生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亟需完善中西医协同防治体系。根据国家卫健委等部门政策,2024年底前各地市需推进睡眠门诊、心理门诊建设,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精神类临床科室能力。

  此次考察为金牛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西医结合心理专科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参考,未来将结合本地实际,推动服务能力提升与覆盖面扩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科(睡眠医学科)成立于1992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年门诊量约9万人次。科室负责人姜萍介绍,该科以“中医心理疏导+现代诊疗技术”为特色,整合针灸、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中医知行疗法等技术,形成了一套针对睡眠障碍及心理问题的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尤其在精神亚健康状态干预方面成效显著。



  中医心身医学科刘学副主任介绍:北京阜诚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在精、康、养融合发展中利用中医心理技术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医在情志调理、身心同治等方面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尤其在焦虑、抑郁、失眠等心身疾病防治中疗效显著。我们汪教授所带领的的中医心理团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刘学主任还介绍了中医心脑身调节仪,设备以心理数字技术为核心,融合了现代生物技术,对用户实现身心同调,形神共治。基于用户成长过程中的环境、经历和事件等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人格倾向如何影响我们身心健康与工作、生活的精准测评与全面把握,为患者智能定制个性化睡眠与心理认知的康复训练方案。 TIP 调控是利用记忆线索来在睡眠中重新激活的一种方案,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改写负性情绪记忆,调控日常生活工作的情绪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觉醒周期的记忆训练内容,达到增强记忆。

  我国精神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亟需构建中西医协同防治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与覆盖面。国家卫健委、发改委、中医药管理局、医保局等部委多次发布相关政策指出:加强精神专科医院中医科建设,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神志病科、中医心理科、心身医学科等精神类临床科室建设。2024年末,国家卫健委又指出:每一个地市都应该建设睡眠门诊、心理门诊的相关政策。

作者: 郝天帅

排版: 蒋海燕

审核:北京广安中医心理研究院

来源:北京广安中医心理研究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