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罗锡文团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正式启动建设“再生稻无人农场”,这也是在福建建设的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


据了解,龙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多山地丘陵,农村劳动力短缺尤为突出,传统农业机械化推广难度较大。再生稻具有“头季收割后稻桩再生、二次抽穗结实”的特性,不需要重新犁田、播种,具有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的优势。

罗锡文介绍,此次启动的再生稻无人农场,以“再生稻+无人化作业”为核心,通过物联网、北斗导航、智能农机等技术的系统集成,实现再生稻从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可大幅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助力龙岩当地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

谢华安表示,自己已带领团队培育出与当地适配性和抗逆性强的再生稻品种,配合华农无人农场的精准管理技术,在推广新品种的同时,也有望解决再生稻收割时碾压率高这一制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难题。

邱开养表示,此次再生稻无人农场项目在厦中村的落地,既是无人农场技术在福建丘陵山地的示范,又是华南农业大学与龙岩市校地合作的生动实践。市政府将大力支持再生稻无人农场的建设,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无人农场技术的龙岩范本。

罗锡文团队现场进行了无人水稻插秧机现场作业演示,并在龙岩市农科所为全市农业系统的管理和科研人员代表讲授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主题讲座。


“这个无人插秧设备没有人在上面操作,插秧机载重更轻,还可以省下一些燃油费,插的水稻也更加符合标准。按照龙岩市再生稻无人农场从育秧到收割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我估计一亩田可以给我们省下六七百元的成本,这相当于我们的再生稻又增产了。”新罗区厦兴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陈磊算了一笔账。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李文芳|李镛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