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兵马,又称“五路猖神”“五方猖兵”等,其司职扫除邪魔妖怪。“猖”有勇猛、狂妄之义,故五猖神也有别于举止庄重的大神、正神,其举止顽皮、不安分,甚至还有些乖张暴戾,正因为如此,在祭祀五猖时,其装扮和行为都与其他祭仪不同。“猖兵猖将”在傩仪中较常出现,也是梅山法教、河南法教常用的兵马。

配置

五猖兵马分为正五猖和邪五猖兵,正五猖乃神兵,等级制度分明;邪五猖则是害人的手段,多为山精野怪,行事乖张,难以管教。而五猖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又称天猖隶属雷部,由二郎神与赵公明统领,司驱邪、收妖、护法等职责;中等又称地猖,归张五郎统领,按五行分为五方五路,衍生出“五五二十五路”体系,每路兵马职能各异,常见于民间法事科仪,是梅山等法教常用兵马;下等则归吕洞宾指挥,也各司其责。



聊到五猖兵马不得不提的就是梅山法主张五郎。五猖兵马的统帅包括东方青五猖张大郎、南方赤五猖张二郎、西方白五猖张三郎、北方黑五猖张四郎、中央黄五猖张五郎,其中又以中央黄五猖张五郎居于统领的最高地位,有的坛班在举行有关祭祀仪式的时候,常以张五郎代表整个五猖神,甚至连五猖神位牌也以“张氏五郎之香位”代替。

张五郎亦称翻坛打庙神,在梅山本土“72正教”巫傩仪式中的张五郎,具有“兵主”神格,被视为“猖兵帅将”,执掌五路猖兵(神)、五路坛神。城步等地苗族师公称张五郎为“坛内管兵”。梅山弟子出门做任何傩事,都必须启请张五郎同行,到事主家后需安五郎坛,以竹制量升打大半升米,将神牌插于米上,前面点一根线香,安置到神案下,再在其位前供5杯酒。仪式开始时,也有用程序,叫“立寨”,即在五方建立起五营五寨,安置五猖兵马驻扎。傩事结束时,也有专用法事,叫“上马”,即让五方猖兵各回原驻地。



职能

按照五猖兵马的习性、特长又分为不同的职能,又可分为“披头散发五猖”“游山捕猎五猖”等多达二十余种,用途可分为收魂、破庙、招财、报事、斗法等类型,全凭使用者行法时的指令。其中,生冷活纳五猖负责收魂立禁;游山捕猎五猖则擅长追捕山间的邪祟;封刀接骨五猖拥有神奇的疗伤能力。

禁忌与约束

五猖兵马虽然在民间法教中被广泛运用,但由于部分兵马乃凶悍精怪或亡灵组成,有着自己的脾气和禁忌,易反噬施法者,故需符令严格约束,否则易误伤无辜。因五猖仅听令行事,无善恶判断能力,常误伤普通孤魂野鬼,故多慎用“收禁罐”类仪式。使用时,使用者也需通过“藏身藏魂”或“化身法”隐藏自身,佩戴护身法器保护自身,并需请统兵神,以防失控。使用五猖兵马后,也需妥善 “收猖” ,否则也可能会反噬,甚至祸害周边百姓。

此外,五猖兵马厌恶污秽,安位处必须保持洁净,否则就会感到不悦,也会导致其自行离开。在部分地区设有“坛神”,若遭冒犯会引发疾病,需定期祭祀以安抚。还有“冷坛霸兵”现象,即庙宇香火中断,五猖会主动作乱,导致疯癫、灾祸。也因为诸多禁忌,故在道教内,都慎用五猖,授箓道士多用“箓兵”(天兵天将),因其具备善恶判断力。同时,也为了警示使用者,在仪式中需诵读“放猖害人终害己”等训诫,警示使用者不可僭越。《天坛玉格》中还明令,滥用五猖者“死入酆都,永做鬼群”,强调心术不正者必遭反噬。



祭猖

祭猖仪式的站坛作法的主坛艺人通常装扮为头捆红帕、赤膊、腰缠围裙、下身著红裤,其行为多为翻跟斗等。内法桌上置五猖神位牌,神位牌前设香灯位,置生熟刀头各一个、酒杯五个、净酒一瓶。还备放五个碗、五个鸡蛋和盐茶、米、豆等,法桌前的地上铺一张席子。祭猖一般分为请神、接驾、安猖和祭猖等程序。

  • 请神

请神,在众法师开坛启语的叙唱声中,主坛艺人手拿牌带、师刀,边舞动边吟唱,时不时的还口吹法角,然后众法师叙唱“鸣角一声深叩请,叩请何神降来临”后,即依次请神。先恭焚真香,然后奉请东路五猖、南路五猖、西路五猖、北路五猖、中路五猖、五路五猖、生吃五猖、熟吃五猖、五五二十五猖,东方张大郎、南方张二郎、西方张三郎、北方张四郎、中央张五郎统领的东方青帝九夷兵、南方赤帝八蛮兵西方白帝六戎兵、北方黑帝五狄兵、中央黄帝三秦战鼓兵马。接着请梅山神圣,然后是福德尊神、堂上宗祖老少亡魂等众,继续是三天门外虚空过往纠察善神、地府诸神等、各庙神明、兵将、功曹等;最后请老君、张天师等各教祖师。



  • 接驾

接驾乃是将所请之神都接进来,但重点是接五猖神及其统帅的兵马。挽诀接驾后,即打卦。打到阴卦,即证明五猖兵马及其他诸神已临坛就座。

  • 安猖

安猖是指五猖神及其所统领的兵马临坛后,即将他们安顿在坛场的东、南、西、北、中五方,以便镇守坛场。按踩五方、立五寨、排阵练兵三个步骤进行。



  • 祭猖

最后的祭猖是仪式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祭五猖、判吉凶以及和五猖等步骤。

先是祭五猖,众人念词后,主坛艺人提起雄鸡走至坛场东方张大郎营寨,将鸡冠血点在鸡蛋上,再扯鸡毛贴在蛋上。然后前滚翻至内法桌前,将鸡血点在五猖神位牌上,贴鸡毛于神位牌上。之后便是二祭南方桃汤粉火张二郎、西方开肠破肚张三郎、北方擦铧顶鳌张四郎、中央翻坛打庙张五郎。

祭完五猖,提着雄鸡在堂屋走圆场,然后一手捉鸡头,一手捉鸡腿,牙齿咬啮鸡颈,连咬带扯,一个前滚翻,雄鸡身首两断,顺势甩出堂屋门外看吉凶。然后以观察雄鸡的姿势断吉凶,如果身首成丁字形,没有什么问题;身首成一字形,头在外,身在内,也不妨事;如果身首成一字形,头朝内,脚朝外,患者凶,有亡故之兆。然后,再将鸡头和鸡身走进堂屋。将鸡身依次甩打东、南、西、北、中五方,并将鸡血粘在鸡蛋和五猖神位牌上。

接下来开始和五猖。主坛艺人将五个碗的盐、茶、米、豆集中在一个碗里,把五个鸡蛋竖立在该碗中,再将三个空碗侧立在碗里,又将一个空碗反扣在三个侧立的碗上,再将鸡头按嘴朝外的方向置于反扣空碗的碗底上,对着碗挽系马桩诀。然后在放碗处焚烧五束长钱,意为给五猖兵马做盘缠。和五猖之后即谢师。谢师便是感谢请来的诸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