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用了两篇文章讲了下89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具体情况。

89师明明打得不好,为什么我要说89师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军装呢?

老规矩,用数据说话。

美军第3师从11月27日至12月10日伤亡590人(美国兵403人,50死,206伤,147失踪;“卡图萨”187人,17死,76伤,94失踪)。

12月10日之前,与之交战过的部队只有89师和朝鲜人民军游击队。

伏击巷



11月29日的伏击巷战斗(东阳-马转里-元山公路,被美军称为伏击巷),美军第15团第1营伤亡146人,21死120伤25失踪(全部都是美国兵)。按照187:403的比例(0.464)推算,“卡图萨”伤亡67人左右,合计总伤亡213人。这是朝鲜人民军第15师团的战绩。之后朝鲜人民军游击队和美军还有一些交火,美军具体伤亡不详。假设这些伤亡是47人。那么,朝鲜人民军游击队歼灭美军第3师大约260人。

89师歼灭的就是330人,加上12月13日的龙安里战斗,总战绩在大约350人。一次战役一个师消灭350个美军,这个成绩其实不算很差,比后面入朝的3、19兵团很多部队在第五次战役的表现都强。更不用说还是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作战。

我们的普通人现在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误区实在是太多。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典型误区,美军战斗力不行。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误区。美军参战9个师又4个团,与志愿军交战过的是骑兵第1师、第2、3、7、24、25、40、45师、陆战第1师,第14团、空降第187团战斗队。第29团和第34团被朝鲜人民军打垮了。

请问,在与志愿军交战过的29个团中,有几个团在志愿军手上吃过大亏?谁能回答我?

或者换个问法,美军战斗力较强的团,骑兵第5、7团,陆战第5、1团,第5团战斗队,第7团,第17团,第23团,第27团,第38团(空降第187团战斗队与志愿军交战太少,不算他们)。这10个团,与志愿军交战,有几个团吃过大亏?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之前那篇文章中把47军排名那么高的原因,47师面对的是美军的主力团,战斗力排前三的骑兵第5、7团,其中骑兵第5团是美军战斗力最强的团。

第二个典型误区,志愿军近战无敌,志愿军的轻步兵依靠轻武器就把美军打得落花流水。

志愿军的近战实力是不强的。什么叫近战?面对面厮杀吗?大错特错。

根据情况、地形、环境的不同,步兵近距离格斗,可以是200米,可以是100米,可以是50米,也可以是10米20米。不管多少距离,步兵作战依靠的是手中的枪支和小炮,也就是依靠的是火力。那什么是最重要的?当然是射击精度。其次是火力控制,然后是协同,然后是自身的战术动作水平,然后是地形地物的利用能力,等等。

就枪法来说,志愿军真的是太差了。火力控制?我没有从任何档案资料中看到志愿军有这方面的概念。

投掷手榴弹的是美军排长拉尔夫·巴恩斯,与26军交战中



我们就以美军第7团为例,该团从来没在志愿军手上吃过大亏,有过两次失利,一次就是剑山岭战斗。

我们来看美军第7团与志愿军几次近距离格斗的情况。

1951年2月,美军第7团再次投入战斗(之前与50军150师有短暂交战,美军获胜,很快转入预备队,2月4日,该团再次参战)。

12日,其K连连长威廉姆斯上尉率领的一个排巡逻队,遭到50军留在汉江南岸的一支小部队伏击。当美军被完全压制时,一个华裔上士王威廉平端机枪与志愿军机枪手对射,掩护自己部下,并向前发起攻击,一直到不到5米的距离才被志愿军击倒。其连长威廉姆斯立即赶到右翼,单人向志愿军机枪阵地发起突击(40米距离),没有被打中,被他一直冲到王威廉被击倒的地方,把王威廉背回去,还是没被打中。

16日,K连奉命攻占汉江南岸最后几座山头,与50军149师445团的部队发生战斗。其前哨排突然遭到志愿军机枪射击,但只有几人被击中。在志愿军机枪压制下,美军排长凯尔少尉决定立即发起冲锋,以改变不利局面。凯尔是个二战老兵,1947年重新入伍,在长津湖战役中表现出色被破格提拔为军官(外军和我们不一样,军官和士官之间是深沟般的等级差距)。

在美军刚发起冲锋的一开始,又被志愿军击倒6人,凯尔遂亲自突击志愿军机枪阵地,被他单人摧毁一个,其士兵跟上,又跟着他摧毁另一个。经过惨烈激战,美军只剩下15人。

这时445团的战士们很聪明,停止了射击,放美国人往前,然后在身后突然开火。可是,居然又没有打中凯尔。凯尔带部队反身,再次冲进战壕与志愿军发生白刃战。在刺刀战中,凯尔被志愿军一支冲锋枪击中头部阵亡。

这一战是50军部队在汉江南岸的最后一战,是去接应被美军击溃的朝鲜人民军第81联队。按美军记载,志愿军最后败得有点惨,屠杀发生在撤退人员试图渡过汉江时。美军审讯俘虏得知番号445团。但50军军史没有这个记载,这本军史和《汉江血痕——50军征战纪实》没法读,是由不连贯的记叙组成,根本看不到整个战斗的全貌,连贯不起来凡是惨败的地方一个字都没有。比如150师被美军第3师迅速打穿,怎么败的?没有一个字。

美军第7团与26军战斗中的两张照片



志愿军的枪法差是普遍性的,在3月30日美军第7团L连与志愿军的一次战斗后,美军下士欧文说:“如果那支枪(被缴获的美军勃朗宁自动步枪)枪口再高6英寸,可能会打中我们。事实上,它只是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最后美军只有2人轻伤,是被手榴弹击中的。这是在晚上,而在白天,面对志愿军的火力,该连美军一个人都没中弹。

在第五次战役救援英军第29旅格洛斯特营的行动中,该团情报与侦察排先行出动搜索侦察,遭到志愿军阻击,中士斯特罗布里奇操纵吉普车上的.30机枪与志愿军对射,并对身边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射手。”人家猖狂怎么办呢?可他就是一枪都没挨。

说了点火力的事,再来说说勇气。

左边就是美军中尉米德尔马斯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63军差点把美军第7团打崩掉。可是,只是差点。4月25日的一次战斗中,美军第7团B连的前哨吓垮了,带队的中士带着人跌跌撞撞往后跑:“他们要来了!他们要来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其排长米德尔马斯中尉冲上去一个巴掌把吓破胆的班长扇倒在地,并挨个抽逃跑的士兵的巴掌。随后他命令其他人火力掩护,自己带着15个人发起攻击。按照美军的记载,志愿军的数量与之相当,但在近距离格斗中,志愿军败北。

而在之前晚上的战斗中,美军下士古德布拉德自愿留下掩护(57毫米无坐力炮射手,带着其副射手),用我们常用的话来说,这个美军“坚守到了最后,打光了弹药,与敌同归于尽”。

在另一个方向的战斗中,一个美军二战老兵也告诉其他人:“你们走,我来掩护。”后来这个美军被追授国会荣誉勋章(没死,被俘)。美军在授予他荣誉勋章时甚至没有公开(1953年4月),原因就是害怕他杀的志愿军太多了,会在战俘营受到迫害(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被俘时,志愿军说的话就是:“别担心,我们优待俘虏,不会伤害你。”)

我把这次战斗(63军发起的追击,美军第7团进行了阻击)称为美军第7团的败仗。

可是,如果用同样标准的话。就63军自己好了,铁原阻击战同样性质,那算胜仗还是败仗呢?

美国陆军第27任参谋长弗雷德里克·韦安德,时任第7团第1营营长



4月的这次战斗,断后的美军第7团最后在火力掩护下脱离了战斗。其第1营营长韦安德中校因为此战的指挥在美军中确立了自己的名声(该营在最后殿后),成为了他后来当上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重要助力。

只不过我是中国人,我说这一仗美军败了。

后面就不说了,后面的西方山战斗(对26军),283.5高地战斗(对42军,此战中一个美军下士用身体往志愿军扔进地堡的手榴弹上扑,拿了荣誉勋章;42军的一级战斗英雄贠宝山就是在此战中牺牲的,贠宝山牺牲时21岁,而扑在手榴弹上的美军杰里·克拉姆差不多也是21岁),高旺山战斗(对64军),美军第7团都是获胜方(顺便说一句,美军第7团很强,在朝鲜战争的表现也很好,但我不会将其排名列的很靠前,毕竟没和志愿军王牌部队交过手,与志愿军第一梯队的军交战就一次,与27军,下一次就来讲)。



有的读者整天骂骂咧咧,说你姓王的就是相信美国人说的话。

那么,就上述战斗。美军第7团与20军89师的社仓里、剑山岭战斗,双方都有记载。与63军的战斗,都有记载(美军详细,63军对25日之后的战斗简单带过,没有战绩、没有缴获、没有伤亡的记录)。与26军的西方山战斗,都有记载,26军如实说自己败了。与42军的283.5高地战斗,都有记载,42军如实说自己败了。1953年6月,美军第3师与24军的“回旋镖之战”(美国人的说法),24军记载少量一点点,没说和美军第7团的交锋,美军记载了。

就是与50军的战斗,美国人记载了,我们这边一个字都没有。你说美国人撒谎?

那为什么有这么多双方共同的记录?就偏偏有的少数部队就没有?

别这么双标,你也是这么教育你家小孩:“做人要双标吗?”

言归正传。

志愿军在近战中败北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本文所称近战,为运动战期间,到了阵地战期间,志愿军技战术水平突飞猛进),一个个列举,写本书都不稀奇。那为什么志愿军还提倡近战呢?

原因无他,被逼无奈耳。志愿军要有美军这样的装备、火力,还用得着提倡近战吗?还用得着要用战士的生命去铺路,来换取和美军近战的机会吗?

最简单打个比方,双方远战,把美军战力视为100,那志愿军就是1。近战,无非就是为了把100:1这一悬殊差距,缩小到近似1:1。虽然美军训练水平高于志愿军,但在近战中志愿军却有了获胜的机会。

请记住,为了这个机会,是用命去搏来的。

杠精们又要说了,你王正兴一会说志愿军训练水平不行,战斗力差;一会又说志愿军步兵天下无敌。

没错啊,美军这么强,志愿军还能打赢,我以前就说过,靠的是十倍于美军的勇气。

想想吧,你手里拿着根棍子,对方拿着左轮,你得彻底靠近才可能用棍子对敌方造成伤害(仅仅是伤害,未必致命),而对方随时开枪都要你的命。但你毫无畏惧,义无反顾冲了上去。你输了,不稀奇;你赢了,才稀奇。

而志愿军就是能在这种情况下经常赢。

别整天说武器装备了,来看看志愿军的食物吧



还是用文中63军与美军的交战为例,美军是怎么评价的?

美国人写道:“20时30分,营(第1营)开始脱离敌人。敌人非常积极地绕过了营的侧翼,侧翼由第3坦克排保护。估计有200名敌人用集束手榴弹袭击了坦克。攻击被击退,坦克没有受到任何损坏。”

想想当时的场景,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没有火箭筒,没有无坐力炮,没有重炮,想要摧毁坦克,只有发起自杀式的决死攻击。前辈们拿着爆破筒、手榴弹就冲了上去。结果是失败的,就像抗美援朝战争中大部分反坦克作战一样。

但没有畏惧,视死如归。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冲上去,击破美军坦克,把逃跑的美军留下。

留下之后难道就是对志愿军一边倒的战斗吗?不是啊,只是为了获得志愿军劣势较小的近距离格斗的机会啊。

这样的作战愚蠢吗?看起来似乎是。可是美国人继续写道:“敌人极具侵略性,而且指挥严密。”

美军没有觉得这样的自杀式攻击是愚蠢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敬意——这是一次指挥严密的进攻。

尊重敌人就是尊重自己,这个道理,我们很多中国人没有学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