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午后,卫二路林带漫步道上,几位老人正悠闲散步,孩童在花丛边嬉戏追逐。谁能想到,这片曾因历史遗留问题杂草丛生的“锈带”,如今蜕变为居民口中的“幸福秀带”。
3月27日,在石化街道2025年“心联鑫”区域化党建大会上,卫二路林带的焕新故事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这场以“党建引领聚合力 多元共治增动能”为主题的会议,不仅展示了22个公益项目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更揭开了街道以党建破题基层善治的“幸福密码”。
“结”与“解”,“三张清单”办好群众关心事
“以前林带里堆满建筑垃圾,现在成了散步遛娃的好地方!”家住三村居民区的叶阿姨感慨道。卫二路林带曾是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脏乱死角”,去年被列入街道“公益项目清单”后,上海石化党委组织部与徐汇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主动认领,通过清运垃圾、铺设漫步道、补种绿植,不仅打造出约1万平方米的生态休闲空间,更守护了濒危物种“上海眉眼蝶”的栖息地。
这一蜕变背后,是石化街道创新推出的“公益项目、服务资源、岗位需求”三张清单机制。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李伟介绍:“我们通过走访梳理群众急难愁盼,将问题转化为清单,再依托区域化党建联盟精准匹配资源。”
林带的“新生”只是“三张清单”解题的缩影。金山区人社局指导街道落实“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建设,搭建招聘求职双向互动平台;区红十字会组织开展救护员培训、急救知识讲座等50余项服务内容,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今年,“三张清单”内容不断充实,59项服务资源、45个岗位需求、32个公益项目全部由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居民区结对共建单位、街道辖区“两企三新”党组织认领。
“知”与“行”,强基固本凝聚区域发展向心力
前不久,荟萃园的梅林变身廉洁教育课堂,游客在“廉盈滨海 梅丽湾区”梅花节游览中潜移默化接受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洗礼。这样的情景课堂,正是石化街道“知与行”的生动实践。
去年,街道创新社区的思政课,以“1+1+X”教学模式,把理论党课、区情教育、民生服务等特色课程送进社区,陆续在象州、紫卫、涟园党群服务阵地开讲,覆盖党员群众300余人。除集中授课外,金山区文旅局配送文艺党课、红色电影等优质文化资源进基层,区绿化市容局发挥“公园+”党建品牌引领作用,依托涟园党群服务站开展文化浸“廉”农民画展。
民生服务始终是最生动的课堂。88岁的吴奶奶家中,党员志愿者为老人送去节日的关怀;太平洋产险金山支公司出资为街道辖区内211位老人购买“沪惠保”;滨一居民区联合中核五公司推出“暖心用电”项目,为居民免费更换问题插座,点亮平安……当党课化作市井故事,当廉洁融入赏花游园,石化街道正用知行合一的实践,让党建春风化雨润泽万家灯火。
“散”与“聚”,精细服务当好“新”福街区守护者
“希望能增添一台饮水机。”外卖骑手小李在“小哥晨会”上的提议,3天后便成为现实。根据“小个专”、商铺等集聚情况,石化街道创新组建4个街区党支部,探索“小哥晨会+小哥议事会”的治理模式,用“四听两问三关切”,让曾经的“治理对象”成为“治理力量”。
雅迪电动车店为骑手提供维修折扣,名骏汽车为网约车司机定制保养套餐,10余家“爱心商户”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服务……暖“新”服务催生治理反哺。快递员王师傅发现道路窨井盖缺失,通过“随手拍”上报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外卖骑手组成的“流动哨兵”累计收集诉求12个,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陆续解决了树木遮挡店招店牌、店门口违规停放机动车等问题。
从卫二路林带的生态蝶变,到“小哥议事会”的治理新实践,石化街道正以党建为笔,绘就多元共治的民生画卷。未来,街道将继续深化“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机制,让更多“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为“有花有海、有光有爱”的社区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原标题:《“三张清单”解民忧,金山这个街道把“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赵菊玲 通讯员 张素梅 裴元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