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加强基层治理工作锚定了方向。永合会镇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探索“支部 + 网格 + 乡贤” 联合调解新模式,致力于拓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成效斐然。


一、“支部领航”:夯实调解战斗堡垒

永合会镇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实的调解工作方案与考核机制,明确各党支部在调解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并将调解工作纳入党支部年度考核范畴,构建起 “党委领导、支部主抓、党员参与” 的工作格局。

在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洞察社情民意,及时察觉并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同时,组建党员调解工作小组,成员由党性强、威望高、经验丰富的党员构成,带头投身调解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张窑村党支部为例,在处理一起邻里土地纠纷时,党员调解工作小组主动介入,逐户走访了解情况,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调解。经多次耐心细致工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成功化解矛盾纠纷,赢得群众赞誉。


二、“网格搭桥”:织密矛盾排查化解网络

永合会镇秉持 “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界定清晰” 原则,将全镇划分为 26 个网格。网格员主要由村 “两委” 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志愿者等人员组成,负责网格内信息收集、矛盾排查、纠纷调解等工作。通过每日网格巡查,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线索,并将相关信息上报至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依据上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制定相应调解方案,并及时将任务分派至相关调解小组。借助网格巡查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

依托“永年行业枫桥”APP,建立网格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各网格之间、网格与镇综治中心之间信息互联互通。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可通过手机 APP 及时上传至系统,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实时查看信息并处理。例如,在大油村的一起邻里纠纷中,网格员通过信息共享系统上报情况后,镇司法所和派出所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联合开展调解工作,使纠纷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三、“乡贤聚力”:提升矛盾调解公信力

永合会镇深入挖掘本地乡贤资源,邀请一批在当地威望高、影响力大、热心公益事业的乡贤加入调解队伍。这些乡贤涵盖退休干部、教师、企业家、致富能手等不同领域,凭借自身丰富社会经验和广泛人脉资源,在矛盾纠纷调解中发挥独特作用。

乡贤调解员利用 “地熟、人熟、事熟” 优势,在矛盾纠纷调解中更易与当事人沟通交流,了解其真实想法与诉求。他们以亲情、乡情为纽带,通过耐心劝导、情感疏导等方式,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例如,王边村两户人家因房屋边界问题产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矛盾逐步升级。乡贤调解员王计恩得知后,主动上门调解。他先分别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耐心倾听诉求与想法,了解事情全貌。随后,召集双方当事人座谈,从邻里关系、亲情友情等方面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双方相互理解、包容。同时,王计恩查阅村里相关档案资料,找到房屋边界准确依据,为调解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经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最终认识错误,达成和解协议,一场即将激化的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四、“联合出击”:奏响调解和谐乐章

“支部 + 网格 + 乡贤” 联合调解模式并非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协同作战,共同奏响调解工作和谐乐章。

该联合调解模式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方面成效显著。网络平台为调解工作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调解工作更及时、精准。乡贤凭借地缘、人缘、亲缘优势,深入了解村民需求和矛盾纠纷根源,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增强调解工作亲和力与说服力。党支部的引领作用确保调解工作方向正确,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三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提升调解工作效果与质量。自“支部 + 网格 + 乡贤” 联合调解模式推行以来,永合会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同比增长 60%。众多长期积压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这一模式不仅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还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下一步,永年区将积极探索“支部+ 网格 + 乡贤”联合调解模式与其他基层治理工作融合的新路径。例如,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通过调解矛盾纠纷,为乡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村文明进步。通过不断创新实践,续写基层治理新篇章,为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邯郸——成语之都

竭尽全力

【词源】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全部力量。




责编:杨珊

初审:连晓丽

审核:赵江辉

监制:王进领

爱永年的你

每个在看,我们都喜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