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

在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廖万春

代表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向大会作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廖万春向大会作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去年中山法院未结案件

创近十年最低

廖万春介绍,2024年,中山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29565件,办结123087件,比上一年分别下降8.08%和2.83%;审限内结案率94.35%,同比提升9.92个百分点;诉前成功调解纠纷53050件;法官人均结案377件;未结案件同比下降54.62%,创近十年最低。省法院纳入考核评价的15项指标中,中山市法院达标或优于全省均值的达13项。共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荣誉48项。

在服务保障大湾区建设方面,中山法院聚焦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出台《为建设省级改革实验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深化涉港澳专窗诉讼服务,完善跨境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创建“法侨共建”“坦澳相融”“坦港相融”等涉外涉侨多元解纷品牌,引入港澳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到中山参与调解。深化大湾区区域司法合作,办理涉港澳委托送达、调查案件135件。与大湾区其他法院互相委托送达案件2036件、协助执行12904件。


在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方面,中山法院大力支持“工改”“治水”,累计办理涉“工改”案件90件,涉案标的金额27.2亿余元,涉案用地2850亩,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工改”裁判工作指引46条,累计办理涉“治水”案件80件,涉案标的金额4751万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妥善审理涉农、涉土、“三清三拆”案件,支持镇村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农房风貌管控美化。法院服务“1+6+N”工作体系和“工改”入选“中山改革30项典型案例”,坦洲法庭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

在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中山法院主动对接中山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司法需求,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504件。坚持善意文明司法,推广“活封活扣”、执行宽限期、“预处罚”、信用修复等措施,为268名被执行人发放住房保障金1668万元,成功促成南朗镇东都明珠商业广场项目完成招商引资工作。

在服务保障绿美中山建设方面,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83件。建立“河湖长+河湖法官”工作机制、“法院裁决+行政监管”生态环境修复机制,累计判决侵权人支付生态环境修复费93.62万元。审结中央督办的符某贵等5人非法洗砂污染环境案,打击制裁破坏河道生态违法犯罪行为。

诉前调解成功案件

大幅增长36.91%

廖万春介绍,中山法院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去年依法审结各类刑事案件7823件,判处罪犯8333人。其中,办理危害社会公共安全、黄赌毒、食药环、电信网络诈骗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2740件,受理缅北电信诈骗案件48件65人。开展平安建设“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在全市推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工程,充分运用13个“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构建“法院+”行政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特邀调解、专业调解多元联动网络。


廖万春介绍,中山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强化“如我在诉”理念,妥善审理婚姻家庭、劳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涉民生案件13193件。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审结家事案件2020件,调解撤诉1190件。首推“父母课堂”进校园,携手共筑未成年人保护堤坝,发布全市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依法判决支持学校与有暴力犯罪记录的教师解除聘用合同的案例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选派资深法官担任63所学校法治副校长。此外,推动网上调解“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提升“调解超市”调处纠纷效能,优化非诉调解与司法确认衔接机制,办理线上司法确认案件2051件。运行38个“指尖办”服务项目;开设中山诉讼服务律师联络群,推行“AOL授权见证通”、手机微送达、智慧执行、12368服务热线等,实现诉讼事务“随时办”。

廖万春介绍,中山法院以改革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现代化,不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印发《中山市关于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的方案》,形成党委领导、法院主推、部门齐抓的创建示范合力。持续优化“抓前端”“防衍生”“促流转”,推动破解“案件瘦身”“案件衍生”“案件堵塞”三大难题。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大幅增长36.91%,新收民商事和执行案件下降7.34%。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院领导牵头推动重点调研课题11项,以重点调研带动改革落地。强化“四类案件”监督管理,落实院庭长阅核制,加强院庭长对案件质量的把关责任。发挥院庭长直接主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示范作用,全市法院院庭长主办案件28216件,占比22.92%。

持续创新推动

大湾区区域司法协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廖万春表示,全市法院将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继续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司法服务保障。

全力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标“六个一体化”,持续创新推动以深中司法协作为重点的大湾区区域司法协作,提高涉港澳纠纷诉讼服务便利化水平。全力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依法稳妥处理涉“工改”“治水”案件,大力支持制造业当家发展战略,支持镇村产业提档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化。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强化善意文明司法理念,贯彻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助力打造最好营商环境。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突出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重大恶性犯罪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诈、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犯罪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工程,做实“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工作。全力推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大力提升现代诉讼服务能力水平,用心用情办好事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案件。全力锻造过硬法院铁军,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坚决整治司法作风,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确保干警清正廉洁、忠诚可靠。

来源:南方都市报、中山中级人民法院

壹法中山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高欣悦

一审:吴娟欢

二审:丁向娜

三审:林 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