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邻里和谐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弥勒市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践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五定”工作法,实现将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开创了基层治理新局面,助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面提升。
新哨镇:“五定”工作法,精准施治,化解矛盾纠纷
近日,困扰新哨镇里方社区里方二组赵国文很长时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原来,他家和本村村民在土地界线上存在分歧,双方多次争吵,矛盾逐渐激化,社区在矛盾纠纷排查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及时组织调解小组进行调解。
【里方社区里方二组村民 赵国文】:他们通过政策、道理,和和气气地就把两家人的事情解决了,我们也没有意见。
赵国文家的土地纠纷能成功解决,得益于新哨镇创新推出的矛盾纠纷定时排查、定量分析、定向分流、定责化解、定绩奖补的“五定”工作法的实践运用。
在“五定”工作法中,新哨镇每月5号之前,都会定期开展全方位矛盾摸底排查。之后分别在每月10号、15号,由村(社区)、乡镇逐级召开分析研判会,就辖区内难以化解的纠纷进行集中“会诊”,之后在针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精准施治,化解矛盾纠纷。
【里方社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杨占波】:小组解决不了的,马上报到社区,社区解决不了的,接着逐级上报,下来后及时调解,成功率很高,矛盾在最小的时候就得到化解。
【新哨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王家俊】: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优势,坚持用好并不断完善“五定”工作法,真正让综治中心成为信息收集、分析研判、信息分流和矛盾调处中心,连续3年成功实现“两升四降”,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弥勒:“五定”出击解难题,筑牢矛盾纠纷“防护网”
近年来,弥勒市以“平安弥勒”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着力打造“一站式”综合治理平台,将多个部门资源力量有机整合为一体,构建矛盾纠纷联排联调联处“1+N”联动工作机制,将未化解的矛盾纠纷,按照难易程度、职责归属、性质特点等,定向分流至法律顾问、特邀调解员、行业部门、领导干部等进行调解处理,实现“分兵把口”联合防控,充分发挥了平台的统筹优势,化解定时排查出的矛盾。
定时排查
主动拥抱问题揭露矛盾
定量分析
及时研判风险消除隐患
△弥勒市委书记李健带头接访群众。
定向分流
做到分兵把口联合防控
定责化解
依次轮番上阵改善治安
定绩奖补
积极落实保障激励作为
近年来,弥勒市在“五定”工作法的助推下,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434件,辖区接警量、治安刑事案件量逐年下降,24个治安重点村(社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分别同比下降20.4%、14.03%,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上升至全省第56位,系近5年来最好成绩。
弥勒市新哨镇被云南省委政法委、云南省司法厅授予“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示范点”,弥勒市人民调解员余林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和“云岭楷模”荣誉称号,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持续提升,创造性践行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
总编/杨锐
责编/张云龙
值班编辑/孔德云
记者编排/张文超 王杰 刘璐
综合/“城市先锋行”微信公众号
下载弥勒头条客户端
获取更多资讯
弥勒融媒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