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苏星星)3月26日上午,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召开“涉继承纠纷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介绍近年来该院审理的继承案件基本情况与治理举措。记者从通报会上获悉,继承纠纷案件往往当事人数众多、不动产争议凸显、法律关系交错、庭审情绪对立、遗嘱效力争议频发。
新闻通报会现场。图源:平谷法院
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介绍,2021年至2024年,平谷法院共审理继承纠纷案件669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480件,调解撤诉率达到71.7%。针对继承纠纷案件涉及人数众多、案情条理复杂、矛盾尖锐敏感等特点,自2023年起,平谷法院建立专业化“平台+团队”模式,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将辖区内家事类案件集中至王辛庄人民法庭审理,实现家事案件的归口管理,集中管辖。
针对家事案件,平谷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即对可能存在风险隐患、主体亟须帮扶的案件进行标记,形成“跟踪清单”,待结案后进行定期回访,做好判后答疑和法律解释工作,对回访对象反映的问题及出现的矛盾及时记录并上报处理。
通报会中,平谷法院王辛庄人民法庭副庭长李建伟说,案件当事人数众多、不动产争议凸显、法律关系交错、庭审情绪对立、遗嘱效力争议频发,这些都是继承案件的审理特点,也是处理继承案件的棘手之处。
据悉,近年来,从房产、车辆到存款、理财,从兄弟反目到隔代争产,遗产争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2021年至2024年,平谷法院审结的继承纠纷案件中,通过调解方式结案共计325件,远超判决结案的169件,有效推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基于继承纠纷的司法现状与案件特点,李建伟从纠纷预防、纠纷应对、案后执行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提示。
在纠纷预防方面,李建伟建议被继承人尽早完善遗嘱与遗产规划,可以通过公证遗嘱、自书遗嘱等形式明确财产分配意愿,确保遗嘱形式合法。家庭成员应当妥善保留财产凭证,并鼓励家庭成员通过家庭会议等方式提前沟通遗产分配意向。纠纷应对中,李建伟提示,要理性选择解决途径,可以优先选择调解等非诉程序以节省诉讼成本。在庭审程序中,李建伟建议当事人应当尊重庭审,明晰诉求,基于事实和法律提出明确合理请求,积极配合法院调查。当宣判后,当事人则应当及时履行判决,胜诉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必要时可以通过财产保全确保权益兑现。
编辑 杨海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