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与保山隆阳的深度合作,尤其是在就业帮扶、消费帮扶、产业协作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通过参与隆阳区东西部协作的深度实践,我不仅感受到两地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深刻体会到了东西部协作在推动地方经济振兴、改善民生方面所展现出的巨大力量。
东西部协作为农民生活注入新希望
就业方面,我们自2022年起帮助2280名农村劳动力成功实现了转移就业,比2023年增长了566人。借此契机,更多农民工走出大山,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岗位,改变了过去依赖单一收入的困境。
消费帮扶方面,我们利用上海庞大的市场网络,成功为隆阳区的农产品打开了销路。2024年,隆阳区农产品销售额达2.43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8000万元,增长幅度惊人。
产业合作方面,隆阳区大力发展咖啡产业,采用“闵行+隆阳”的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了以“保山小粒咖啡”品牌为核心的产业链。援滇资金支持建设咖啡初加工厂和精深加工厂,极大提升了咖啡产业的附加值。如今,生豆价格已从每公斤15元涨至6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8万元跃升至50万元。
为两地企业与文化交流搭平台架桥梁
我们积极推动上海企业与隆阳区的深度合作。例如,上海葵润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园林集团等企业与隆阳区建立了稳定的产业合作关系;与中共一大纪念馆达成合作,联名开发了咖啡产品——“觉醒的年代”,使保山小粒咖啡知名度大幅提升。2024年,我们还组织隆阳区的咖啡企业赴上海参加进口博览会、咖啡文化节、“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等重要活动,农特产品成功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文化交流也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组织隆阳区干部和企业家赴上海参观交流,学习上海的先进发展经验与理念,已成为我们推动合作的重要途径。而上海的文化团队也多次走进隆阳,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走近脱贫户体会人心
援滇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精准帮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一种对人心的关怀。
走访新寨村时,王加伦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走到他家门口,就亲切地喊我们进去坐坐,拿出了他们家最好的茶叶、瓜子、核桃等招待我们。王家是易返贫户,家庭年收入仅为30292元,且家庭成员中只有王加伦一人具备劳动能力,仅依靠种植咖啡和蔬菜基本维持生计。
王加伦家的乐观深深触动了我。每当我与王加伦的父母谈论健康问题时,或是和王加伦讨论如何解决家庭的困境时,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每一次的探访,都不仅仅是工作上的责任,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承诺,一种对他们生活的关注与关怀。特别是在节假日时,我会带上一些生活物资,试图在物质上给他们带去一些温暖,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细小的举动,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被支持的温情。帮扶不仅仅是让贫困家庭脱贫,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重拾希望,找到生活的动力。
这种陪伴式的帮扶,不仅让王加伦家逐步改善了生活,也让我与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为他们创造更好未来的决心。
在与隆阳区干部的工作和交流中,我同样深刻感受到他们的敬业与责任感。我们一起研讨产业发展,探讨如何提升咖啡产业的竞争力,每一次的讨论和协商,都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合作,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依赖,它让我认识到,任何一项工作,最终都离不开人心的凝聚。
这段援滇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援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心与心之间的真诚沟通。只有当我们彼此关怀、共同奋斗,才能为当地人民带来真正的希望,助力他们走向更加幸福的生活。
口述人:保山市隆阳区委常委、副区长 胡立
整理人: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