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桐城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跨越百余公里,在异地成功执结两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帮助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25000元,以司法力度传递民生温度。
2022年,桂某因承包工程项目需要,雇佣余某、汪某从事石料运输工作。工程结束后,桂某未按约定支付两人劳动报酬。经余某、汪某起诉,桐城法院依法作出民事调解书,确认桂某需支付两人工资合计38000元。然而调解书生效后,桂某始终未履行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调查发现桂某系外地人,长期在安庆市周边活动。执行团队通过多方联动锁定其行踪后,迅速制定方案,于3月25日清晨驱车赶赴合肥市某村镇。在当地村委会协助下,执行干警精准找到正在务工的桂某。面对"从天而降"的执行团队,桂某坦言近年生意受挫导致经济困难,但法官明确指出:“农民工的血汗钱关乎民生底线,再难也必须全力解决”。
执行现场,法官采取“刚柔并济”策略:一方面严肃告知拒不履行将面临纳入失信名单、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另一方面设身处地帮助制定分期履行方案。经过三小时释法明理,双方达成和解:桂某当场筹措资金支付25000元,余款分期偿还。数名围观村民感慨:“法官既讲法律又讲人情,这样的执行我们服气!”
本案是桐城法院开展“护薪2025”专项行动的缩影。今年以来,该院通过建立欠薪案件“绿色通道”、组建“执行突击队”、推行“预拘留”警示机制等举措,已为农民工追回欠薪460余万元。该院执行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强化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让司法裁判的'纸上权利'真正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来源:
▌责编:木子 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