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底,主持军委日常工作领导提出了一个名词“三八作风”,它指的是1939年毛泽东给抗日军政大学的两次题词,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当时,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就此提出“三八”这个简称、容易同三八妇女节相混淆,需要再斟酌斟酌。
谭政这一意见,本来属于技术性问题,但是却遭到了批判。又加上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谭政大将在1960年底,被免去总政治部主任职务。
由谁来接替总政治部主任职务呢?毛泽东找总参谋长罗瑞卿和总政副主任萧华谈话,并商量此事,罗瑞卿和萧华都建议由罗荣桓复出。毛泽东立即同意。于是中央决定,由罗荣桓重新出任总政治主任,谭政改任副主任。
任命罗荣恒为总政治部主任,却一直没有在报纸上公布。
对于罗荣桓,这一切都使他感到突然。10月间的军委扩大会议,他因病没有参加。批判谭政,事先对他连招呼也不打一个。
罗荣桓认为,谭政尽管在工作上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不同意说谭政反组织反领导。他在政治学院的一次会议上曾用迷惑不解、想不通的口吻说:“他(指谭政)跟领导工作那么多年了嘛,怎么会发生反对领导的问题?”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提出疑问。从组织原则上讲,他仍然要服从中央军委作出的决定。
谭政被降职后,罗荣桓同他谈话,鼓励他说:“要振作精神,抬起头来,继续工作嘛!不要这样垂头丧气的。”谭政有点困惑地说:“我现在又能干什么呢?”
“你可以下去搞调查研究,发现了问题就及时向中央和军委报告。”罗荣桓热情地向他建议。这时谭政分工管后勤政治工作,他到成都的一个军工厂蹲点5个月,到武汉一个被服厂蹲点3个月,带回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了调查报告,准备向军委汇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日程却迟迟没有安排上。罗荣桓又找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谭政蹲了几个月的点,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他带回了许多第一手材料,有很多好的意见,应该组织听一次汇报。"不久,罗瑞卿按照罗荣桓的意见,组织了总参,总政,总后等有关领导和部门、专门听取了谭政的汇报,讨论了军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制定了改进措施,这对于谭政继续坚持工作是很大的鼓励和支持。
对当时受谭政牵连的总政其他同志,罗荣框也同样很关心,原宣传部部长姜思毅大校(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刚刚被降为副部长,罗荣桓便指定由他带一个工作组到西安电讯工程学院蹲点,进行调查研究,题目是,在院校如何学习毛主席著作。姜思毅在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领受了罗荣框交代的任务,心中感到十分温暖,但是对于罗荣机为什么要出这么个题目,他当时还领会不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1961年9月,罗荣桓专门把他请到自己家中,听取他的汇报,并将他的关于改进军事院校政治教育的合理建议吸收进了总政拟定的《院校政治教育方案>之中。
总政机关受牵连人员如下:
刘其人(1916年-1974年),原名刘德贤,山东省荣城县人。1934年入党。1937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时任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60年,军委扩大会议后,被降职为副部长,行政降低一级,受警告处分。1979年3月,平反恢复名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姜思毅(1920年-2009年),天津人。时任总政治部副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后任宣传部副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副院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欧阳文(1912年-2003年6月12日),湖南平江人。时任解放军报社总编辑。后任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政委、院长, 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电子工业部顾问, 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白文华(1918年11月-1989年8月13日),山东临沂人。建国前,最高职务是冀南军区妇女学校校长。1955年9月总政治部副秘书长、秘书长。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79年军委批准平反。
本文参考书目:罗荣桓传、罗荣桓年谱。
1957年5月,和出席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合影。前排左起:陈赓大将(左一)、贺龙元帅(左四)、彭德怀元帅(左六)、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左七)、肖华上将(右三)。
1958年,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元帅们,左起:聂帅、林帅、叶帅、彭帅、贺帅、罗帅。
1956年初,罗荣桓元帅,萧劲光大将,谭政大将视察“汉口高级步校”。
粟裕大将、谭政大将、黄克诚大将、宋任穷上将在天安门上合影。
1947年,谭政同志与周保中(右)同志在一起。
姜思毅中将
刘其人少将
欧阳文中将
白文华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