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对于粟裕来说可是人生的转折点,因为这一年粟裕被扣上了个人主义的帽子,不仅遭到了批判,还被撤职了。而且粟裕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可以说他是非常委屈的。



在那样的背景下,不少与粟裕熟悉的人,也都为了自己的前途对粟裕各种批判,甚至还给他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这让粟裕头疼不已,而且内心也感到无比的凄凉。好在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落井下石,总有一两个人会为他说话,而这话也让粟裕寒冷的心得到了温暖,这两个人与粟裕也是老相识了,一个是王必成,粟裕曾经的部下,另一个就是毛主席,他对粟裕可是非常看重的,尤其是粟裕出色的军事才能。

当时王必成是中将,还与粟裕比较熟悉,于是就有人找到他,让他说一下粟裕曾经犯下的错误,还让他在会议上带头批评粟裕,而王必成在会议上却提到了一段往事,是关于淮海战役的,而且这场战役最初还是粟裕提出的,在战斗结束的时候,毛主席都说粟裕是立下首功的,对粟裕的能力很是称赞,可见王必成对粟裕还是非常忠诚的,他们的友谊也挺深厚的。



毛主席与粟裕都是湖南人,他们在1929年就认识了,当时粟裕还只是一个班长,不过他认真工作的态度也赢得毛主席的好感,所以对粟裕毛主席也是很看重的。1938年,毛主席就曾经对身边的人说过粟裕,并且对粟裕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

在会议上,面对众人对粟裕的批评,毛主席直接说,人无完人不可能没有犯错误的时候,不过功过不可以混为一谈。虽然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客观,也是实事求是的,然而却没有改变最后的结果,粟裕的心理依旧遭到了不小的伤害。



会议之后,粟裕总参的职务被免除了,而后他就离开了一线,去了军事学院担任副校长,也就是这件事,不少人觉得毛主席对粟裕的看法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在这之后就没有人再提到粟裕,这也就让不少人将这个曾经的战神给遗忘了。李银桥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多少有点不忍,所以在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将毛主席曾经对粟裕的评价说了出来,他表示如果自己再不说,就没有人知道毛主席曾经对粟裕有这么高的评价了。

粟裕与毛主席相识,还是在给毛主席做警卫员的时候,当时毛主席因为一些事情被迫离开中央去养病,为了毛主席的安全中央就派了粟裕担任其警卫员,在给毛主席做警卫员的时候,粟裕尽心尽责,从来都不会多问,也不会在毛主席面前瞎晃荡,这也就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红军长征,粟裕被留下来守苏区,毛主席知道这个任务很难,可是粟裕却为了大局依然坚守苏区,在长征结束后,毛主席第一时间就打听粟裕的消息,在听说粟裕可能牺牲的时候,毛主席感觉很可惜,这么好的军事人才,然而粟裕却没有这么容易牺牲,后来他带着的部队成为了新四军。



这也让毛主席对粟裕的能力更是看重了,而抗日战争的时候,黄桥战役直接成为粟裕的成名战,当时毛主席听说粟裕的战绩后,直接说粟裕将来就是可以指挥四五十万部队作战的将军,而毛主席的预言也在解放战争中得到实现。解放战争对于粟裕来说就是高光时刻,他指挥华野歼灭国军人数最多,赢得不少的胜利,这也让毛主席在接待外宾的时候,直接说粟裕就是他众多战友中最会打仗的,可见毛主席对粟裕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