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资中专场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目前,资中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从2023年到2027年,分5年5个批次全域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前期已实施的9个镇村容村貌得到明显的改善。围绕“兴”“美”“善”“优”,让乡村“焕然一新”。
“兴”产业,让百姓富裕起来。资中着眼特色产业,在省县共建“五良”融合样板区,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成立农业发展公司,创新分红模式,农户以500元/亩保底收益方式将土地全权托管给村集体经济,进行重新规划、连片种植、统一经营;在扣除运行成本后,20%作为公司日常运作基金,剩余的80%分配给村集体和农户,实现“土地增效益、集体创收益、群众得实惠”。2024年,样板区内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0万元,户均增收超1000元。
“美”环境,让乡村清爽起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六净六顺”、清杂去乱为抓手,实现农村环境“顺净美”。在铁佛镇柏龙社区橙果百户大院,着重保留原有布局和特色风貌,拆除3处残垣断壁,改建生态停车场,就地取材利用废旧鹅卵石,改建4处独具特色的畜禽棚舍,将房前屋后6处空地打造成微菜园,将杂物堆积处改建成饮茶休憩处,精美节点不断提升院落整体风貌。
“善”治理,让生活顺心起来。实施“院落管家”制度,推选退休党员干部作为“院落管家”,定期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主动发现、主动服务。在银山镇六角嘴村稻香小院,一独居老人曾大爷家厨房、厕所设施简陋且卫生条件差。“院落管家”知晓农村面貌改善相关政策后,第一时间对接镇村干部,成功为曾大爷争取到5000元补助资金,并协调为其改善厨房、厕所。2024年,稻香小院“院落管家”办结民生诉求80余件次,进一步增强群众幸福感。
“优”服务,让生产省事起来。创新“便民服务站+供销社+专合社”发展模式,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拓展农事、金融等服务功能,群众生产更加便捷高效。以鱼溪镇鲶鱼村为例,探索提供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拼单式”代购服务,通过小户间互拼、大户小户连带购买等方式,实现统一代购、按需配送,有效降低农户购买成本和假冒伪劣产品风险。2024年以来,鲶鱼村统一代购220余万元农资,为群众节约成本近10万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菲菲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