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高考引领新变革。随着国家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西华大学2025年工作要点》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提出要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和教育教学创新。开学以来,各学院纷纷亮出创新组合拳:从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到打造智慧教学场景,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到深化产教融合实践,一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由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教学革新浪潮正在校园澎湃涌动。


3月26日,学校召开2025年本科招生工作部署会,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全校21个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各专业系主任齐聚“招生就业一站式服务中心”401报告厅,共同研判新高考改革形势,部署招生宣传工作,深度分析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在 “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下,谋划专业建设改革和教育教学创新,探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接下来

再和西西一起来了解

各学院的专业改革新动态吧


管理学院:打造“AI+管理”跨学科专业群


“人工智能时代下专业建设与发展”主题研讨会


“时空论:管理者思维和行动的新武器” 学术报告会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教育生态变革,管理学院加速构建"AI+管理"跨学科专业群,实施专业特色化升级。组织召开"人工智能时代下专业建设与发展"主题研讨会,各专业通过交叉课程开发、智能技术嵌入和产教协同创新,系统性推进管理学科数字化转型:工商管理专业构建"数据+智能+管理"三维育人体系,实现管理决策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增设《数字化人才画像》《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等前沿课程,重塑数智时代人才管理范式;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打造"财会+X"跨专业课程矩阵,培育复合型财务智能人才;物流工程专业构建"工学为基、产教为翼"课程体系,强化智慧物流全链条实践能力;工业工程专业聚焦"精益管理+数字化技术"双核培养,塑造智能制造系统优化专家。

管理学院院长赵修文谈到:“ 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学院将紧扣学校发展加强学科专业规划引导,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发展交叉学科专业,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水平,着力培养适应川渝地区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汽车与交通学院: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共育计划”


赴四川宜云智能网联 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座谈交流


《汽车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课程小组与企业代表交流

汽车与交通学院以产学研融合为主线,通过校企合作双向赋能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在与四川宜云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教融汇专项对接中,双方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通过"技术研发共同体"模式深化产业应用合作,拟共建智能驾驶算法实验室与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 同步推进"人才共育计划",将企业真实项目植入专业课程 模块。 与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汽车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课程改革,采用“引企入校”合作模式,持续推动课程与产业需求对接。

美术与设计学院:深化“设计+”跨学科融合教育实践


“设计生产力与创意产业革新”系列学术活动


西华大学第三届光影艺术节:西华记忆光雕作品

美术与设计学院持续深化"设计+"教育创新实践,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推动学科转型升级。学院以"设计生产力与创意产业革新"系列学术活动为载体,特邀电子科技大学蓝马国际艺术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展常态化教学研讨。 在智能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方面,重点推进跨学科课程开发和过程性评价改革, 将AI生成艺术、交互设计算法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全流程。

“学院的跨学科实践项目让我明白,未来的艺术人才既要懂审美,也要会技术。虽然学习内容变多了,但看着自己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科技,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一切值得。在这里,我们正在学会用新语言讲述艺术故事。”美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2023级本科生胡芮有感而发。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耕好“微专业”这块试验田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


举办“后DeepSeek时代的人工智能法律治理”学术研讨会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积极面对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体系化推进"微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立跨学科教学团队,促进学生跨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目前已完成"数字法学"微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方案,同步推进法律诊所实验室、模拟法庭升级,培育兼具法律思维与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法治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举办“后DeepSeek时代的人工智能法律治理”学术研讨会、四川省首届“路由”杯大学生数字化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大赛,持续探索培育人工智能法治科研团队和数字化专业人才新路径。

“数字法学微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掌握数字科技和数字经济等跨学科知识、在数字法学领域有继续深造潜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汪灏教授介绍到。

机械工程学院:“工农融合”的装备制造新质人才培养


赴西南交通大学考察交流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系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机械工程学院采用"调研-对标-革新"三阶递进模式,赴西南交通大学等标杆院校考察交流,针对调研中获取的课程案例开发、产教融合深化等建设性意见,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开发虚实融合教学平台,在毕业设计环节增设智能装备系统开发模块,并联合龙头企业共建智能农机装备联合实验室。学院传承农机红色基因,坚持“工农”融合特色发展,探索构建“工农融合,三维协同,四化驱动”的装备制造新质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致力为西南地区机械装备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启动“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系统工程


教学改革主题研讨会


创新课程研讨会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启动“数字人文”学科建设系统工程,重点推进四大创新举措:聚焦“新文科”改革,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人文学科专业升级改造,创新开设微专业;启动创新课程研发工作,打造培养拔尖人才的高阶课程群,构建贯通本硕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引入智能技术工具重构传统课堂形态,探索形成适应数字人文发展的新型课堂范式;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平台,着力培育具有数字素养与人文底蕴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堂上,老师们会鼓励我们将数字思维运用到课题研究中,作为文科生,也在跨学科课题实践中得到了文理交织的学术训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4级研究生尹旭露这样说到

改革浪潮涌,奋进正当时

以“智”赋能,以“数”提效

深耕专业建设,创新育人模式

为时代育新人,为强国建设筑根基!


内容来源|西华大学新闻网

编辑|钟艺

编审 | 王莉 陈彧 雷为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