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举行的静安区“易健行”学校健康科普特色工作研讨会上获悉,静安区打造的全国首个融合中医药特色的“全要素”小学生近视防控社团课课程取得阶段性成效,93.75%的学生主动养成护眼习惯,家长护眼知识知晓率提升28.57%,标志着静安区中医药特色青少年视力健康素养提升迈上新台阶。
据悉,“中医药+现代医学”融合防近课程项目是由区爱卫办统筹指导,市第三康复医院联合区疾控中心、区精卫中心、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共同推出的全国首个“全要素”小学生近视防控科普课程体系,旨在多方联合共同建立家校社联动的“四级防控网络”,构建起“理论+实践”的眼健康教学生态。
科普课程融合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心理习惯及公共卫生的知识,从饮食、环境、运动、情志、技术、自然等多个维度进行干预内容分类,通过创新“多维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视力健康素养,培养预防近视的意识和能力。
该项目自2024年9月启动以来,以中医药文化为特色,通过构建“知识分层、干预分类、教学分级”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将中医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整合构建覆盖6—12岁全学段的阶梯式课程体系,开发出包含32个标准化课件的“全要素”教学资源库,形成易健行2.0防近健康科普课程包,并探索可复制推广的近视防控课程新模式。
目前,该科普课程已完成在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整学期的线下试点教学任务,通过系统化教育与实践,提升学生视力健康素养,培养预防近视的意识和能力。
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负责人表示,该科普课程的中医药文化特色与学校传统文化特色相契合,结合“双新”理念,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跨学科合作、家校协同,注重学生护眼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家校协同成效显著。
市第三康复医院表示,该科普课程标志着医院亢氏眼科已经从医疗卫生1.0版本进化到医教结合2.0版本,医院将继续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更多地与教育及其他部门加强合作交流,并将该科普课程进行产学研的转化,惠及更多的青少年。
区卫生健康委表示,随着“医教研”联合体持续完善,将持续探索创新近视防控科普教育模式,不断提升青少年视力健康素养,为青少年构筑一道坚实的视力健康防线,助力更多孩子拥抱“睛”彩未来。
记者:郁婷苈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