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之风吹遍全国。本周,长沙公布了最新的中考改革方案,那么对比其他城市的中考改革方案,长沙方案有什么异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相对北京直接砍掉生地史化四科,长沙保留了化学和历史。

其实,北京中考砍掉历史时,争议声也很大,常言“以史为鉴”,历史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还是有很重要作用的。

更何况,这两科在高中重要性不容忽视。湖南高考采用3+1+2模式,历史本就是物理方向外的必选科,文科考生不可能不学。



而化学更是物理方向绝大部分学生的主选科,毕竟90%左右的理工农医类专业的要求都是必选“物理+化学”。这几年,长沙高中选科物理方向比例逐年上升,尤其在名校,选物理方向的考生达到80%以上,而其中选择物化的更是在90%以上。

如果直接把历史和化学也从中考总分中剔除,那么初中对两科的学习精力肯定会减少,那势必就会增大高中这两科的学习压力。在高考竞争本就非常激烈的湖南,直接影响的可能就是高考成绩了。所以,个人觉得,长沙中考保留历史和化学还是很符合本地学情的。

2、生地成绩要求非常低,对高中录取影响“直降谷底”

生物和地理两科在初中学习本就只进行到初二,把生地改为考查科目,不计入中考总分,明显有助于减轻学生备考压力,也能避免直接将中考竞争提前到初二来。

而且,长沙对中考生地等级制的改革可以说是相当“到位”的,新政后,生地只作为高中录取的入围条件,比如,上四大五小只需要两科都在70分以上即可,而且你考80分还是70分,在高中录取时都是一样的。进其他高中要求更低:进第二批有指标生的公办高中(11所)只要1科70分及以上,另一科60分及以上就可以了;考其他没有指标生的公办高中、民办高中、子弟高中等,对于生地更是没有要求。

可以说,这次改革后,生地基本上不会再成为学生上高中上名校的拦路虎了。要知道,在2024年,长沙中考生物学的70分率也达到了77.7%,及格率更是达到87.33%。

3、指标生规则变化,让每个初中生都能享受公平的四大五小资源

目前,长沙各初中都能分配到三所不同层次高中的指标生,但各层次的高中也确实存在差距,如五小中,麓山南雅与市实验的录取分数差距是事实存在的,这对分配到市实验的初中来说,就没有那么公平了。新政后,直接把四大(含新校区)+五小的指标生均衡分配到每个初中,这样,每个初中的指标学校都是一样的,分配到的指标生计划数也只与学校符合指标生填报资格的毕业人数有关,这才能让每个初中的毕业生都真正享受到公平的名校资源。

而对于“统筹调剂”的第三层高中,按“相对就近”原则,也是考虑到城区不少高中寄宿条件有限,可以尽量减少学生上学时间。“相对就近”虽然对地理位置不同的初中会有不同的影响,但第三层次高中的分配也从1所增加到了3-5所,这样在分配上,也能尽可能均衡的去分配到每所初中的高中资源。

还有,新政后,每个毕业生最多可以填报两个志愿,更是完全为学生考虑的。比如,现在只能填1个志愿,有的学生填报指标生时就会非常纠结,想冲四大,又怕冲不上,反而失去五小的指标生资格。而填报两个志愿,就能解决学生和家长的这种焦虑,让学生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冲想去的学校。

另外,新政还提到,会挖掘一批新的优质高中,作为指标生高中,在未来,通过指标生录取到高中的比例也会增加更多,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性。

4、殊途同归:中考改革的目标一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话说回来,虽然各地中考方案不一,但总体方向是一致的,就是给中考“瘦身”,减轻学生的负担。只是各地教育生态不一样,制定的改革方案自然也有所不同,但肯定也是教育部门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于各地考生来说,适合的方案自然就是最好的了。

来源:长沙家长说、网易号等综合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