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的公告》,决定认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机器人组装与调试”等914门课程为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据了解,202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通知》提到2022年和2023年分两批遴选不少于2000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通知》明确,申报课程应为纳入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学中实际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实训实习),以及其他特色课程。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须每学年动态更新教学资源,并提供入选后不少于5年的教学服务。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和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公示名单,两年共有2074个项目认定为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022年和2023年分别认定1160门课程和914门课程。其中,高等院校共有1831个项目认定为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占总体的88.28%。
注: 1.本文高校名单以2024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为准,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20日。后续可能存在部分高校更名,出现与文中院校名称不一致的情况,望了解。 2.从名单发布时间到2024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期间,有高校更名的,文章统计以更名后院校名为准。部分“双高校”在期间更名或合并,新校名均被统计为“双高校”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领跑
根据麦可思研究统计,共有590所高校入选1831门课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入选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数量最多,两年共有20门课程入选。其次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共有18门课程入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均有16门课程入选。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入选的课程包括单片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等20门课程。不少入选的课程结合了前沿技术与市场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此外,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近16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占比47.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比41.9%,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40人,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满2年的专业专任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近90%。《人民日报》教育版曾报道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优化专业布局,建立特色产业学院,打造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为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作出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中,“双高校”整体表现优异。麦可思研究通过统计发现,共188所“双高校”(中间涉及到原“双高校”发生合并、更名等变化的,变化后的校名也被统计为“双高校”)有课程被认定为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入选课程在10门及以上的院校共有29所,其中28所高校均为“双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入选课程在10门及以上院校中唯一一所非“双高校”,共有10门课程入选,成绩十分亮眼。该校主动适应“互联网 + 教学”发展需求,以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化教学环境为基础,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生态,展现学校办学的新特色、新理念。
在入选的590所高校中,有26所民办院校。其中,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表现较好,有4门课程入选,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均有2门课程入选。
虽然是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但也有山东大学的数学(基础模块)、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影视制作技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国际贸易等本科院校(非职业本科、非入选之后升为普通本科的院校)的课程入选。
从省份来看,江苏入选的课程最多,共有230门课程入选。其次是山东和浙江,均有153门课程入选。河南(145门)、广东(138门)、河北(121门)、湖南(112门)也均有超过100门课程入选。
职业教育数字化
从入选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来看,有不少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养老托育等民生紧缺领域相关。这些课程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开放和共享,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2023年2月14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论坛之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平行论坛举行。论坛上,教育部相关领导指出,中国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其纳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等着力推进,设立了职业教育数字校园、信息化标杆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相关项目20余个,建成了资源共享的“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推动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提高数字化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了基础。
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强化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构建智能化的职业教育模式与真实工作场景,以适应数字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需求。以高科技为驱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中,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解决实训和教学难点,根本性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在评价手段上,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建构“教—学—评—研—管”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模型,为课堂教学行为改进及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全力提升职业院校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将数字技术全面融合于院校服务管理全流程中,通过规范业务建设与系统集成,实现学校管理数据的实时、动态采集与分析、诊断、反馈,从而提升校园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工作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开发与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在线课程在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带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十分必要。还需注意的是,在重塑产业形态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以产业发展为原点实施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质人才,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逻辑。在此基础上,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 职教 “金课” 如何助力技能人才培养 [J]. 中国教育报,2024-12-25 .
[2] 教育部网站、各高校网站
声明:麦可思研究原创内容全面开放非盈利目的的转载授权,转载请留言或添加编辑微信获得长期白名单授权(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转载要求——
1.文首注明“转载于麦可思研究”。
2.转载请在文章发布的24小时后进行。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回复“月收入”,可获取2023届本科、高职月收入TOP30专业名单。
☞回复“本科就业满意度”或“高职就业满意度”,分别获取2023届本科或高职就业满意度较高专业TOP30名单。